2025年5月18日,包头市奥林匹克中心旌旗招展、人声鼎沸,随着发令枪响,3.2万名跑者如潮水般涌向赛道,拉开了“包钢·2025包头马拉松赛”的序幕。在这场速度与激情的盛会背后,包头医学院卫生健康学院259名师生志愿者,在学院党总支的带领下、在团总支的精心组织下,联合包头市红十字会,以专业与热忱,为赛事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成为赛场上最温暖的“守护者”。
专业铸盾:赛前练兵淬本领
大赛开始前,学院团总支与包头市红十字会紧密联合,组织学院全体医疗保障志愿者们进行了严格的红十字救护员的培训与考核,系统掌握了心肺复苏、AED使用、外伤包扎、骨折固定、运动损伤处理等急救技能。通过模拟演练与理论学习,团队还针对马拉松赛事中高发的肌肉拉伤、抽筋、中暑等突发状况制定了多套应急预案。正如赛事医疗专家所言:“志愿者的专业性是保障链的第一环”,这支队伍以“零差错”的培训成果,为赛事注入信心。
在赛事举办前一天,团总支老师带领各医疗救护组组长,沿赛事路途进行了踩点、定位,熟悉各组布点点位,为志愿者们的精准布点提供保障。
凌晨集结:精准布防护全程
比赛当日凌晨4:30,志愿者们身着统一印有“红十字会”标识的救护马甲,携带救护AED、急救包等救护物资,分乘接驳车奔赴赛道沿线。根据事先部署,259名医疗救护志愿者被科学划分为5个小组组,覆盖欢乐跑、健康跑、半马、全马起终点、折返点及全部路段共计42km路程。在5名大组长及各组带队老师的指挥、带领下,各组迅速抵达26个医疗保障点、125个移动救护岗,与58名官方配速员、135名裁判员及580名医疗观察员形成立体防护网络。
赛场守护:生命防线显担当
早上7:30,随着一声发令枪响,万名跑者集体出发。在6小时的赛事进程中,志愿者们以“鹰眼”般敏锐的观察力扫描赛道。当一名半马选手因小腿抽筋踉跄时,3名志愿者立即实施冷喷降温与肌肉拉伸;面对一位突发低血糖的跑者,志愿者快速递上能量饮料并陪伴、护送至医疗站;志愿者们观察时细致入微,面对有可能发生抽筋、眩晕、以及岁数较大的跑者,志愿者们互相协作、进行预警,通过定位系统全程追踪,严密观察,确保跑者安全。据统计,全天累计处理运动损伤54例,协助转运重症患者3人,全程“零延误”的响应效率赢得选手连连称赞:“有他们在,奔跑更安心!”
赞誉如潮:青春力量耀鹿城
赛事组委会在赛后总结中高度赞扬学院师生志愿者的工作,特别指出:“这支队伍将热情与专业完美融合,专业的工作态度以及精准的团队合作,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志愿者的表现不仅呼应了包头马拉松“全方位护航”的办赛理念,更与城市“医路护航”的医疗保障体系形成共振——赛道沿线34台固定AED、125台移动AED及4家定点医院绿色通道的协同保障,共同铸就了这场“零严重事故”的体育盛事。
从晨光熹微到烈日当空,卫生健康学院的志愿者们用汗水诠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初心,以挺膺之姿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他们的身影,既是包头“最美赛道”上跃动的红十字,更是“志愿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