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是团结的根基,没有认同,团结就是无本之木。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得到巩固。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只有中华文化的根深深扎根于各族群众内心,各民族文化才能获取持续发展的丰富营养,不断长出郁郁葱葱的新叶。
我们要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新时代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滋养中华文化血脉、展现中华文明气度,聚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力量。不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我们要以此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我们要对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优秀特质进行深入挖掘,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更好地让各族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让各族群众在文化的浸润中坚定文化自信,用文化最深沉、最持久的向心力,凝聚国家力量、民族精神,画出最大同心圆,奏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最强音。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我们要在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过程中,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乘风破浪、劈波前行,胜利抵达光辉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