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工作胜任力,规范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流程,提高危机处理能力。卫生健康学院学生科于11月18日下午四点在A10教室顺利开展了“心灵守护者:《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指导手册》读书分享会”第1期。全体班主任辅导员参加,心理专职教师邓希文老师带领,共读《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指导手册》一书。

本次大家共同学习了心理危机的概念、主要类型,心理危机发展的阶段,干预策略及心理危机的注意事项,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要以当事学生为中心,以保障学生安全为第一要务,同时注意保密原则;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低目标是帮助当事人解决危机,恢复心理平衡。重点强调了心理干预中坚持“三不原则”,即“不忽视”“不侥幸”“不拖延”,第一时间摸清楚情况,必要时及时沟通上报,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流程。

开卷有益,本次培训每一位参与其中的班主任都收获满满。
王广程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问题,我们要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工作,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开导。
刘阳老师:“困恼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看法”,我觉得这句话太重要了。角度不同,对事情的认知不同,所以给人带来的情绪方面的问题就不同,所以我们要学会调整看待问题的角度,转危为机。
连秀秀老师:自从我开始带班,我很努力的站在学生角度去理解她们的问题,后来我感受到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非常大,面对特殊家庭环境的学生,我们作为班主任应该多留心,多给关爱,让学生有继续前行的力量。

班主任辅导员作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中坚力量,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至关重要,应不断提升加强。本次培训以《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指导手册》为依据,结合工作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全面系统地对危机干预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讲解,为辅导员应对心理危机情况提供具体细致的支持指导。提高了班主任辅导员对校园心理危机干预重要性的认识,掌握了专业具体的危机干预知识与技能,为及时发现并消除学生心理安全隐患提出了应对策略,为更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