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条例》的制定实施是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鲜明实践,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成果,是全面提高新时代党支部建设质量的重要举措。各级党组织不折不扣落实《条例》要求,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夯实基层战斗堡垒,让党旗在每一个阵地高高飘扬。
完善组织体系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前提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支部作为党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的根基,只有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才能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凝聚起来。要针对新兴领域党建薄弱等问题,按照“有利于组织生活开展、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模范作用发挥”的原则,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通过“集聚式”“归口式”“网格式”“延伸式”等多种组建方式,因地制宜创新党支部设置形式,不断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着力构建坚实的基层组织体系。
规范组织生活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关键所在。党支部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基层党组织要严格按照《条例》要求,通过推进党内政治生活标准化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严格遵守召开频次、主要内容、操作程序等具体规范,以高质量的组织生活不断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功能,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要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思想武器,真正达到“扯袖子、咬耳朵、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让广大党员干部通过组织生活,不断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升自我,做到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着力增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
选优配强带头人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动力保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要针对不同领域的特性,在党支部书记的“选、培、管、用”上下功夫,全员轮训引领成长,全程管理推动落实,全面监督促进规范,着力锻造出想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头雁集群”,真正让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党员有舞台、能作为;切实树立好“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的政治导向,让党支部书记激发“找事做”的干事创业活力、增强“马上办”的靠前服务动力、提高“办得好”的履职尽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