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一下子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那些奋笔写下“请战书”的医护工作者注定不平凡,曾经就读于包医护理学院的刘亚光也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前线战疫,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
刘亚光,护理学院2001级毕业生,与她连线的时候,她一直说,老师,我是一个普通护士,做的只是职责所在的事,下面就是她对我说的故事。
“面对疫情,无数医务人员放弃假期,逆行而上支援湖北,全民关注,举国支援,共同感受着时代的痛与爱,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知道这是祖国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不禁扪心自问:面对疫情,我会毫不犹豫的做出选择吗?就在我内心矛盾挣扎的时候,我想起了当年报考医学院的情景,高考结束在填报志愿时我义无反顾的报考了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包头医学院护理系专业,2006 年6月毕业,从此开启了我医护工作生涯,现在是内蒙古包头市肿瘤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士,青春年少的我并不懂得医护道路如何艰难,责任如何重大, 慢慢地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各类患者,面对他们对生命渴望的眼神,我才明白,护士不只是一份简单的职业,不是一个称呼,而是我一生都需要承担的责任,“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医学誓言,是一个重担,是一生的承诺,是祖国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于是我心里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2020年2月9日,我院党委发起支援湖北的倡议活动,我毅然的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请战书。

2020年2月15日 22:13 分,当我接到护士长的电话,最后确定支援武汉人员名单时,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还是有点顾虑,想起自己写的请战书,我毫不犹豫的的回答:“我能去,没问题”,简单地整理随身物品后,告诉爱人和孩子,默默地踏上去武汉的行程。
2020年 2 月 16 日,我们乘坐的 16:00 呼和浩特飞往武汉的飞机,我在包头的同事、朋友们知晓此事后,纷纷向我发来慰问短信,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关爱和鼓励,他们认为我很有勇气, 但是我觉得这就是“责任”所在。18:20 分,飞机落地武汉机场,偌大的机场,没有了往日的繁华,甚至有些萧条和凄凉,让人不禁泪奔。19:00 左右我们入住宾馆,一路奔波虽然很累,却彻夜难眠,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如何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月17日,带队领导接到上级确切的消息,我们要支援的医院是武汉市优抚医院,武汉优抚医院距离华南海鲜市场仅200米,是疫区中的疫区,2月14日才被批准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由内蒙古医疗队的30名医生和80名护士组建的一个救护团队,负责该医院第9层楼的患者,床位100张,可根据情况随时增加床位。
大家忘我的工作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我和队友们纷纷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并且愿意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无论生死、不计报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了节省时间救治病人,我们开始高强度的培训,练习 穿、脱防护服,隔离衣,白天分组练习,晚上自己对着镜子练习, 通过培训,大家知道,抗疫不仅仅需要满腔热情,更需要我们学会如何保护好自己,只有保护好我们自己,才能更好地持续战斗下去,为了保证安全,大家毫不犹豫的剪掉自己心爱的长发。
2月21日开始接收病人,虽然支援武汉的护士都是护理骨干,业务娴熟,并且提前做好了各种准备,但是当大家真正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时,缺氧、头晕、恶心等症状陆续出现,为了不影响工作,节省资源,队友们不停地给自己打气加油,坚持、坚持、再坚持,硬是凭着毅力把涌上来的酸水咽下去,靠墙稍作休息,症状缓解后,立即投入到救护中。工作中,我们把每一个病人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帮助他们了解病情,鼓励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我们的爱和真诚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下班后每天分享工作中的小经验,比如,防护镜如何不起雾、哪种洗手液效果更好等等日常防护小知识,大家互敬互爱,共同学习进步。短暂的相识,甚至有些人不知道对方姓名,但是一个共同的心愿和目标使大家的心彼此相连,心照不宣,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心领神会,配合默契,为救治病人争取了很多时间。在工作时,大家都是争着往前冲,耳边经常听到的就是:“我年轻,我对防护服耐受,我还能坚持一会,我能帮你什么忙吗?”一句句暖心的话语在传递,感动着每一个医护人员,温暖着大家的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她用自己的经验和专业, 工作着、奉献着,温暖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