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
通知公告
· 护理学院举办第二十二届学生...
· 护理学院2022--2023学年 校级...
· 包头医学院护理学院第二十三...
· 护理学院2022-2023学年度国家...
· 公示
· 公示
· 师德失范行为监督举报方式
· “研”途璀璨,护理学院2023...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致敬包医护理学子-​最美逆行者 ——护理学院系列报道(五)

2020-03-18 15:56  点击:[]

 前言:今天报道的逆行者是护理学院毕业只有一年多的孩子,刚离开学校不久的她(他)们,叽叽喳喳的和老师说着自己的故事,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我正打算正月去包头给你送喜糖,让你看看我的媳妇儿,可惜初二就上班了,很快就来到了武汉一线……”;还有一个孩子,疫情肆虐时,本来已经回了老家,为了回武汉一线工作,艰难的办理了返汉通行证;他(她)们都说,我很普通,只是做了该做的;我是党员,应该去一线,我们要给母校争光……,孩子们,请做好防护,请平安归来!

人物(九)

田溥雨,护理学院2014级本科二班班长,中共党员,2018年毕业就职于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2020年春节刚和爱人步入婚姻的殿堂,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他从大年初二返回工作岗位,就投入到医院紧张忙碌的抗击疫情一线战斗中,2月21日又告别新娘主动请缨加入到驰援湖北一线医疗队出征了。

他说,我是党员,先上一线。疫情出现以来,他一直在第一医院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和其他医护人员齐心协力铸成了防御疫情的第一道防线。每天认真询问发热患者健康情况和流行病学史,做好导诊分诊,为每位患者采集血标本等,每天都要穿着隔离服十几个小时不停地忙碌着,在发热门诊一干就是20多天,一直都没有回过家。

2月21日清晨,他踏上了援鄂一线的飞机,带着领导同事的嘱托,带着援鄂医疗队战胜疫情的信心和深情厚谊,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抗疫逆行的征途。他只给蜜月中的爱人发出了充满爱与关心的信息:“亲爱的,我已经顺利登上去湖北的飞机了,我和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一起,抗击疫情,救护生命,共渡难关!我会平安归来!”

如今他已经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西院奋战了二十多天,这段时间里所在病区已陆陆续续出院多位患者,但作为武汉市十家定点医院之一,需要接收其他医院腾退转来的患者,战疫必胜,他带着所有人的嘱托,继续努力!

人物(十)

夏安,护理学院2014级护理本科三班毕业生,是田溥雨的舍友,现就职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教学办公室。当疫情肆虐,他艰难的办下了所有返汉通行证后,通过层层关卡从老家火速赶到武汉,回到岗位后,协调延期本学期相关课程;志愿参加物资运送工作,发放给留校学生;得知医院食堂急需送餐志愿者后,主动请缨,志愿为临床一线抗疫医务人员送餐,每送完一餐都汗流浃背,一日三餐,碰到极端恶劣天气,亦是如此,冰雪无阻。在疫情面前践行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送餐1 送餐2

助力一线,冰雪无阻 与同事合影,图左为夏安

人物(十一)

于涛,护理学院2014级本科二班团支书,2018年毕业就职于武汉市中医医院。

她说,新春伊始,本应是灯火通明的日子,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有那么一群人,抱着无畏奉献的精神,毅然前往战场,他们被称为“最美的逆行者”,虽身着白衣,却心有锦缎,而我便是那其中的一个。作为95后的我们,刚入职一年半,义无反顾的前往一线,我很骄傲,我是一位“战士”。作为南丁格尔的接班者,我将全力以赴。穿上白色“战衣”,戴上防护装备,打开缓冲间门的那一刻,我将踏入“战场”。

有那么一位哺乳期的妈妈,她入院时,体温39.4度,全身无力,满脸通红,吃不下睡不着,很是焦虑,她的孩子五个月,她还在学着做妈妈,她想她的宝宝,每天支撑她坚持下去的是与家里人的视频电话,而我能做的是,告诉她今天的气色比昨天更好。他给我的回应是一弯笑眼,积极配合治疗,期待早日战胜病魔。出院的那一天,她很开心,感谢我们对他的照顾,鞠躬的那一瞬间,我感动了,那一刻,眼泪打湿了眼眶,感谢她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感谢她积极的态度感染我继续抗战,我回敬她一躬,谢谢她对我们的信任,谢谢她的坚持带给我的阳光。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中班,我一个人,像日常一样,穿梭在各个病房,突然一声铃响,16床一级护理。我进入病房,患者诉心慌胸闷,我及时与医生取得沟通,为患者上好心电监护,波形显示患者突发房颤。医生开具急查抽血等处理医嘱,由于带着防护眼罩,一低头,眼罩中的水珠在眼前流下,遮挡着我的视线,只有余光可以隐约看到,那时候也没有多想,扎止血带,找血管,做好一套准备,但是带着双层手套的我,加上看不清,而且婆婆他年龄很大,血管很细,完全没有血管的手感,当时我瞬间全身出汗,感觉所有血冲上头顶。这可怎么办啊,婆婆现在情况不稳定,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婆婆还在等我救治,我可以的。这个时候婆婆说,“小护士没事,不要紧张,眼睛都看不清了吧,慢慢来。”手拿采血针,迟迟不敢下手,生怕一针不见血,让婆婆再受痛苦,婆婆继续说道,“没关系,你扎吧,一针不行再来一针。”那一刻,我不敢说话,模糊的视线,摸着细小的血管,终于找到一根,一针下去,看到回血,悬着的心放下了,舒了一口气,婆婆说,“平常我们看不到你们的脸,今天连眼睛也看不到了。”她的一句玩笑缓解了我的紧张,也让我增加了信心,没什么是可以阻挡我逆风向上的。

从2020年2月3日正式上一线,到3月14日晚,整整41天,她送走了最后一名患者,完成封舱,这一刻,她为正义继续出征,只因为身上肩负着白衣天使这个称号!

人物(十二)

刘怿,护理学院2014级本科三班学生,2018年毕业就职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她身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90后,更是一名不惧危险勇挑重担的党员,当组织需要的时候,她义不容辞。在隔离病房工作的35天里,她从害怕到从容,是一次锻炼,也是一次成长。努力做好每一项操作,负责好每一位患者。当患者平安出院,向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道声感谢的时候,她觉得一切都值得了。汗水浸湿了她的手术衣,护目镜压红了她的脸颊,每次脱下防护服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时,她都要感叹一句“真美”,因为这是战斗留下的痕迹,说明她们为之努力过,奋斗过。有一分热,发一份光,愿她们铸成的火焰,早日战胜病毒。希望再次相遇时,可以摘下口罩,看到彼此的笑容!

 

 

 

上一条:​致敬包医护理学子-最美逆行者——护理学院系列报道(六)
下一条:致敬包医护理学子-最美逆行者——护理学院系列报道(四)

关闭

 

版权所有:包头医学院 地址: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建设路31号 邮编:01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