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
通知公告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学科研>>正文

 

抗疫中的《护理人际沟通》课程

2022-11-30 14:39  点击:[]

undefined

教师简介:

李晓静,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讲师,妇产科护理学教研室主任。主要承担《妇产科护理学》、《护理人际沟通》及《护理临床技能II》等课程教学工作。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既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实现护理课程教育“立德树人”和“以文化人”的培养目标。

教学设计

时值当下,疫情在前,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教师将教书育人的主战场由“三尺讲台”搬到了“云端线上”。疫情带来的有不便、有无奈,但也有领悟和感动。做为肩负立德树人使命的教师而言,更应该有的是情绪过后的深度思考和剖析。如何将这次防疫事件展现的哲学道理、价值观等运用于日常教学的人才培养中,如何将这些抗疫故事讲述给我们的学生们听。本案例以护理学专业课《护理人际沟通》为例,以当下“抗击疫情”为契机,以课程大纲,章节内容以及知识点为切入点,挖掘思政元素,实践思政育人。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沟通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在护理工作中规范地运用沟通技巧服务于患者及家属;

3.课程思政目标:引导学生“以患者为中心”,培养学生换位思考、体察患者情绪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工作,体现学生在工作中的价值及使命担当。

课程设计:

1.梳理内容,融入思政元素

语言和非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护患沟通--换位思考,体察患者情绪,将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业理想,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职业精神和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职业责任感等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升华课程教学目标,提升课程医学人文内涵。

2.选取思政知识点,利用视频走近临床

利用网上视频资源,带领护理专业学生走近临床,领悟护理工作蕴含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感受临床护士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业理想,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职业精神,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CDD3

线上教学视频-如何与急诊病人及家属沟通

D8D5

线上教学视频-如何与聋哑病人沟通

3.护理榜样事迹,以榜样影响学生

展现抗疫一线护理专业学生的事迹,他们立足岗位、积极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学生聆听榜样的讲述,感受其职业品质和职业精神,增强自身职业认同感,进而主动效仿,逐步内化为自身品质。

4F853

2011级护理本科史丽英支援武汉负责急危重症病人护理

课程实施:

1.线上教学平台:本课程使用雨课堂联动腾讯会议进行线上教学。

E048

教师在雨课堂联动腾讯会议上课

89880

学生在认真听课

2.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设计问题、头脑风暴、项目任务,启发学生,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当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1D406

课程思政渗透

BE2A

课程思政渗透

(2)案例教学法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体会到护理工作者的职业价值感、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

11D3F

课程思政-案例分析

(3)情景模拟教学法

通过角色扮演检验学习效果。知识点学习结束后再次回到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角色扮演,体会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应如何正确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检测课堂学习效果。既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角色的情感。

B1C8

学生情景剧表演

学生感受:

课后采访三位学生的学习感想:

(1)“我感觉到自己共情能力和合作能力变强了,通过情境模拟训练,我知道怎么和同学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知道“怎么和病人说,怎样对待病人”才是正确的。”

(2)“情景模拟教学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给我们营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教师沟通。通过扮演医务工作者,及老师的及时指导,我们的疑问得到及时解答,我明白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工作中如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才是恰当的。”

(3)“作为学生,我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机会,老师让我向病人学习,感受病人的症状及心理状态,扮演“病人”,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我知道作为护理工作者如何设身处地为病人服务。”

课程思政的功能是给学生的知识和能⼒赋予正确的价值观取向,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育才的有机统⼀,引导学生将实现个⼈价值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类福祉紧密相连。专业课教师践行课程思政,永远在路上。

上一条:护理学院开展“推门听课”活动
下一条:抗“疫”有我,见习无距

关闭

版权所有:包头医学院 地址: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建设路31号 邮编:01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