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传染病管理
1、预防保健科设立专职疫情报告人员,负责网络直报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
2、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及反馈,每年底对当年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反馈至门诊部负责人。
3、做好传染病人的转诊、休学、复学等管理工作。
4、做好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的预防性消毒、终末消毒的指导工作。
5、每季度到各诊室督导检查传染病登记、报告、漏报情况,并书面反馈到门诊部负责人。
6、传染病知识培训:制定详细计划,从传染病防治基础知识、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和病例监测等方面,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7、认真完成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指令性任务,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8、做好学生常见传染病预防接种工作。
9、争取学校各部门合作,做好新生结核病筛查工作。
二、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利用院内外健康教育版面,做好公共卫生知识和健康常识的宣教,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绿色生活理念,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院内健康教育版面每半年更新一次,院外版面根据相关部门要求随时更新。
2、学生区健康宣教:与相关学生团体配合,利用“健康生活方式日”、“结核病防治日”、艾滋病日等进行健康宣教。
3、提供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内容, 印刷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放置候诊区、诊室、护理办。
4、将“保健小知识”、“健康常识”通过学校网站向学生传播健康教育知识。
三、健康体检
组织好新生入学体检工作,掌握师生健康情况,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反馈,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四、医院感染管理
1、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每季度1 次。
2、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3、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4、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5、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6、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7、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每年2 次。
8、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9、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四、常规诊疗
对学校师生进行常规疾病的诊治,做到热情接诊,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对于疑难病症的病员及时进行转诊治疗。认真做好病员情况的登记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