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5日,由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内蒙古医科大学民族医药创新中心、蒙医药学院共同承办的以“聚焦协同共进,助推中医药(蒙医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国际中医药(蒙医药)协同创新论坛”在呼和浩特市举办。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俊喜,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萨仁其木格,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乌兰教授,包头医学院党委书记阿古拉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高志祥教授,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中(蒙)医药综合处处长石海燕,蒙古国国立传统医学研究院医学科学院院士齐木德阿日哈其教授,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国际传统医学学院策仁朝教授,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东方医学中心院长巴雅尔主任医师,日本吉备(KIBI)国际大学健康福利研究所服部俊夫教授,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板鼻康至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继刚教授,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副院长纳顺达来主任医师,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院长拉喜那木吉拉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那生桑教授及有关专家。

在主题报告环节,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作主题报告,深入探讨中医药(蒙医药)的发展现状及实践成果,共同研究中医药(蒙医药)创新发展路径。我校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阿古拉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在中医药(蒙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

包头医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阿古拉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在中医药(蒙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

包头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年岐黄学者李旻辉作题为《内蒙古中蒙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主题报告。

蒙古国传统医学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蒙古国医学科学院院士齐木德阿日哈其作题为《麝香的药理研究》的主题报告。

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那生桑作题为《基于蒙药产业化——浅谈其临床定位》的主题报告。

KIBI国际大学健康福利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服部俊夫作题为《病原基质细胞蛋白及其调控》的主题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国家岐黄学者纳顺达来作题为《蒙医心血管病诊疗特色与优势》的主题报告。

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拉喜那木吉拉作题为《传统蒙药森登的资源与社会效益研究》的主题报告。

布里亚特共和国东方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巴雅尔作题为《应用东方传统医学方法治疗急性循环障碍后的康复》的主题报告。

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策仁朝作题为《“热性三草药”对某些肿瘤细胞的作用》的主题报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国家特聘专家王继刚作题为《天然药物靶标与机制的化学生物学研究》的主题报告。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板鼻康至作题为《蝙蝠体内具有多药耐药性蛋白abcb 1对肿瘤抑制和寿命的潜在作用》的主题报告。

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岐黄学者乌兰作题为《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蒙药》的主题报告。

内蒙古医科大学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董玉教授作题为《基于多组学技术联合体内动态效应的蒙药经典方剂述达格-4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的主题报告。

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师建平教授作题为《二味杜仲汤调控Rhoa/Rock通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研究》的主题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王青春作题为《转化医学及其在蒙医药学研究中的意义》的主题报告。

内蒙古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敏杰作题为《免疫球蛋白G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的主题报告。

内蒙古医科大学主任药师、博士生导师锡林其其格作题为《蒙药复方治疗甲状腺疾病药理作用研究》的主题报告。

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萨础拉作题为《蒙药清肝玛努-4有效组分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工艺研究》的主题报告。

内蒙古医科大学民族医药创新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李刚教授作题为《蒙医经典名方--那如三味丸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作用研究》的主题报告。
本次论坛中,国内、国外民族医药界的知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聚焦协同共进,助推中医药(蒙医药)高质量发展”主题,从国际视野和多元角度,展示了中医药(蒙医药)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各参会专家及研究机构均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国内外院校、医疗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在中医药(蒙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凝心聚力、勇毅前行,加快推进中医药(蒙医药)“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发展,携手为国家培养更多中医药(蒙医药)产业创新人才,共同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世界中医药(蒙医药)事业满意答卷。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