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包医】就业名片——中医学院

质量包医

—中医学院

质量包医

为更好地宣传展示我校各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改革发展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推进高质量就业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和典型经验,官微继续推出就业名片栏目,陆续对我校各二级学院基本情况、发展特色和我校2024届毕业生情况等进行介绍。本期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我校中医学院。

学院历史

2012年

2012年我校从培养多种类、多层次、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出发,申报中医学本科专业,当年获得教育部批准。

2013年

2013年正式面向自治区招收本科生。

2014年

中医学院于2014年6月成立。

2015年

2015年起面向全国招生。

2022年

中医学院现共招收11届学生共计756人,目前已有毕业生6届。2022年新增设针灸推拿学专业。到目前为止中医学院设有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学两个专业。

学院概况

中医学院设有综合办公室、教学科研科、学生管理科(团总支)等3个行政科室。下设中医基础理论与内经等6个教研室和一个中医实验实训中心。中医专科非直属附属医院2所,临床实践基地8所,中医针灸研究所1个,教学医院5所。

中医学院现有教职工27名,博士5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20人,本科1人。正高级职称教师4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人。中医学院教师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2人,优秀奖3人,自治区高等院校理论教学技能大赛工科类二等奖1人,校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校第一届微课比赛三等奖1人。包头市优秀教师1人;校优秀教师3人次,1名教师被评为“内蒙名中医”,1名教师被评为“包头市名中医”,1名老师获“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2022年自治区职工职业技能比赛荣获高等教育教师(医科教学)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

人才培养

学院自成立以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立项23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级5项、市级4项,校级13项。累计科研经费79万元,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包头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38篇,其中核心6篇,SCI两篇,申请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撰写专著5篇。

中医学院党总支现有党员55人,其中教工党员18人,学生党员37人。学院积极开展文体竞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户外活动、书画比赛和文艺晚会等多种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岐黄大讲堂、寒暑假期临床实践汇报、内经知识大赛、中蒙医药进校园等具有专业特色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中医学院团总支获全市五四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1人评为全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我院学生申报科技创新专项基金12项,发表论文1篇,1名学生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2015年度“大学生社区卫生服务体验活动”优秀奖。并多次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曾2次获得全国中医大学生“慧医谷杯”临床能力大赛三等奖,一次东北“三省一区”大学生中医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二等奖。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执业医师通过率逐年提高。

中医学院就业名片

学院通过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等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并实现职业发展。学院与多家医疗机构和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同时,学院还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就业质量不断提升,为国家和内蒙古地区的中医药事业发展输送了大批中医人才。

毕业生多数就职于我区各盟市、区旗县中医医院,主要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从总体上看,毕业生中医专业知识基础扎实,个别学生已成为科室重点培养对象并具有独立处理病人的能力。许多医院反应我校学生具有临床实践动手能力强,中医思维及辨证能力强,中医经典功底扎实,普遍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工作踏实、不好高骛远,责任心强、敢于担当,有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0%以上。

稿件来源:中医学院

排 版:卢佳欣/新媒体中心

执行审核:卢佳欣/新媒体中心

执行编辑:赵心然/大学生记者站

责 编:王媛媛

终 审:王振旺

上一条:【包医新闻】党委书记阿古拉教授开授《蒙医温针疗法》第一课
下一条:【聚焦党代会】党代会巡礼之回眸五年-2021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