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7-18日,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六届卫生毒理学分会暨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暴露组学与暴露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生物标志物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在包头医学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六届卫生毒理学分会、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暴露组学与暴露科学、生物标志物专业委员会会同包头医学院联袂承办,来自全国数十家兄弟院校、相关科研、医疗及公共卫生机构约2.4万余名专家、学者、研究生等齐聚云端参与此次盛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刘霞秘书长、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陆军军医大学曹佳教授及包头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阿古拉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复旦大学屈卫东教授特邀于现场主持大会主旨报告,会议还邀请广州医科大学蒋义国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夏彦恺教授,青岛大学郑玉新教授于线上主持大会特邀主旨报告。会议开幕式由包头医学院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王素华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聚焦“ 学科交汇,助力环境健康”,董尔丹院士的报告就中国健康科技与人才培养做了主题演讲,深刻分析了健康科学发展历史、规律和当代面临的机遇,并深思入理的分析了人才培养及其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陈景元教授就铅的神经毒性的当代研究进展、未来发展和研究工作做了细致分析和深入讨论。施小明研究员聚焦国家人体生物监测项目的战略、目标、设计和实施。于典科教授分析了毒性通路研究中实践与新策略。陈瑞教授则深入分析了提出表观遗传学方法和技术运用于健康研究的范式。陈达教授则就暴露组分析与人群健康效应的解读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考。宋扬教授则从新的视野关注了纳米材料的毒作用机制和纳米材料本身的老化和材料特征做了深入分析。杨辉教授从分子机理和病理学基础提出了毒理学评估中关键事件的潜在应用价值。黄丽华教授稀土钕危害的非编码RNA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些报告既让我们认识了当今学科领域的重大问题和进展,欣赏了学术盛宴,也分享了大会主题报告人的精彩研究和学术魅力。
分会主题报告聚焦卫生毒理学、生物标志物和暴露组与暴露科学专业领域的核心发展动态、技术进步和潜在热点,充分体现了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潜力。
大会最后由青岛大学郑玉新教授作会议总结并致闭幕词,郑教授充分肯定了本次大会的深远意义,认为次会议是一个倡导学术发展、鼓励创新、学科交汇的盛会, 它将助力我国环境健康领域多学科的合作,是践行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际行动。
(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