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术交流,鼓励跨学科合作,开展有组织科研,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平台,推动学院科研创新和高质量发展,4月17日,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举办首期“桃李芬芳”博士论坛。学院副院长薛永志、贾建新出席,学院全体无课教师参加了论坛。

我院刘悦石博士与王丽娟博士分别带来精彩学术报告。刘悦石博士以“MiR-290家族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维持干细胞多能性及自我更新”为主题,系统阐述了 MiR-290 家族在干细胞命运调控中的关键作用机制。该研究通过一种全新的培养体系将primed状态的小鼠EpiSCs诱导为一种新型多能干细胞rPSCs,探究了rPSCs细胞的分子特性、发育潜能及表观遗传修饰变化,并揭示了miR-290家族通过其下游靶基因Map2k6调控MAPK信号通路,从而调节rPSCs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能性。探讨了信号通路与非编码RNA之间的作用关系,为理解多能性的获得、维持和退出的潜在机制提供了思路。王丽娟博士则围绕 “广谱抗流感病毒CRISPR/Cas13基因敲入鸡的初步探索”,分享了相关研究成果。在动物模型与基因技术领域,成功构建X射线受体公鸡绝育与精子再生模型。X射线绝育较伽马射线周期短、剂量低,相较传统鸡胚显微注射,能直接产生G1代杂合子,减少实验动物使用,降低育种成本。同时,从三方面优化打靶载体,证实 MMEJ介导的基因敲入在鸡基因组高效适用,发现 GAPDH 的 G1 位点可作基因敲入安全岛;利用 MMEJ 系统实现外源大片段精确整合,更完成 5.5kb 以上 Cas13d 大片段基因定点敲入鸡基因组,突破传统 3Kb 限制。抗病毒研究上,通过流感病毒序列分析,证实针对保守区设计的 crRNA 在不同亚型匹配率高;并在细胞水平实现 Cas13d 及其 crRNA 一体化定点敲入,初步验证该系统抗流感能力。两位博士结合详实数据与实验案例,深度剖析各自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为与会者呈现了干细胞生物学与基因编辑技术的前沿动态,引发热烈学术讨论。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学院副院长薛永志在论坛后着重强调恪守科研诚信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当前科研工作中仍存在的多种学术不端表现形式和风险点;针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以及科研原始数据记录工作,要求全体科研工作者必须将诚信理念融入学术实践,坚决抵制各类学术不端行为;鼓励教师用好现有条件,积极进实验室做实验,主动参加研究生指导小组,营造积极良好的学术环境。希望通过博士论坛,使青年教师能够拓宽学术视野,打破学科壁垒,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创新灵感,推动跨学科领域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为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筑牢坚实基础。
(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