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至4月2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局主办,我校公共卫生学院与自治区疾控中心共同承办的“内蒙古自治区鼠疫防控骨干人才综合能力培训班”第二阶段实践培训圆满结束。来自全区12个盟市的32名鼠疫防控业务骨干参加本次培训。
本次实践培训基地分别为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鼠疫监测基地、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明安图镇乌尼巴图嘎查鼠疫监测基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鼠疫监测基地以及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鼠疫监测基地,培训内容为了解绘制生境图,掌握重点监测地区选择、掌握宿主动物数量监测方法、媒介监测、实验室检测与标本制作。


各基地依托当地典型鼠疫自然疫源地特点,围绕“生境调查、宿主动物监测、媒介控制、实验室检测”四大核心模块,设计了多层次、场景化的培训内容。


培训期间,公共卫生学院派出教师带领研究生走访各实践基地,实时总结并反馈培训情况,确保培训顺利完成。
通过本次实践培训,学员们系统掌握了鼠疫监测工作的核心专业技能,包括生境调查、宿主动物监测、媒介控制及实验室检测等关键技术,切实提升了鼠疫综合防控能力。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基层人员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水平,为全区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响应迅速的鼠疫防控骨干队伍。


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个人业务能力,更通过“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带动了内蒙古鼠疫防控队伍的整体建设,优化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全区鼠疫防控体系。未来,参训学员将把所学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为科学防控鼠疫、保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