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承办“2025年聚焦医学科技“突围”培育新质生产力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包头医学院转化医学协同创新论坛”基础医学与计算机科学分会场论坛

 

 

在全球科技革命与生命科学突飞猛进背景下,以 “聚焦医学科技‘突围’ 培育新质生产力” 为主题的第五届包头医学院转化医学协同创新论坛顺利召开,目的是共商新时代高等医学院校学科建设及转化医学发展新路径,以协同创新激发医学发展新动能,助力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实现新突破。

7月13日下午,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承办了以医工交叉融合,赋能协同创新”为主题的基础医学与计算机科学分会场论坛。我校校长崔成立,党委委员、副校长苏燕出席会议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教师硕士研究生240多人参加分会场论坛。开幕式由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院长主持。

基础医学与计算机科学分会场邀请到杭州市富阳区浙工大银湖创新创业研究院曲鹏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王琰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赵潺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胡春红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光磊副教授、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医疗研发中心张春霞主任分别作了《新一代基因编辑的单纯疱疹溶瘤病毒》《天然药物基于肠道菌的创新研究》《眼科精准诊疗的医工结合创新》《医工交叉融合推动成果转化》《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医学影像技术》《稀土在医疗新材料领域的应用探究》的学术报告。6位专家所作的学术报告,涵盖医工交叉的多个前沿领域,科研设计巧妙,思路清晰新颖,转化成果丰硕。本届分会场论坛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交流、拓宽学术视野的机会,而且为推动基础研究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深度融合、促进转化、协同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7月14日上午,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以本届论坛为契机,举办“深化协同创新、共促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基础医学分会场。本次分会场包括三个分论坛:疾病机制研究分论坛、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分论坛、研究生学术创新分论坛。

疾病机制研究分论坛由学院副院长薛永志主持,本院教师齐瑞芳、金晶、王欣欣、韩晓敏、郝琼、薛永志分别了《HPC 通过 GSK-3β /β -catenin 通路调控线粒体稳态增强海马神经元抗低氧作用研究》《小分子药物联合化疗药治疗肿瘤的机制研究》《基于TSLP-LCs介导的Th1/Th2平衡研究沙棘果油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皮肤屏障的保护作用》《膀胱癌细胞对纳米雄黄的摄取及亚细胞分布》《条件性敲除卵母细胞中 EIF5 导致小鼠早期卵泡发育障碍》《肝炎发生中 CYPs 的变化与调控》的学术报告,学院教师和部分研究生100人参加了本场论坛

研究生导师能力提升分论坛由学院副院长贾建新主持,本院导师贾小娥、赵利美、栾兆进、薛永志、金晶、贾建新分别了《保障执行力,激发内驱力》《导研相长: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策略与经验》《研究生培养的平衡艺术: 从选题策略到师生协作》《深耕因材施教沃土,师生携手激活高效产出引擎》《研究生科研素养培育的路径与思考》《培根铸魂强化育人理念,责任担当护航人才培养》的报告,学院导师40人参加了本场论坛


研究生学术创新分论坛由学院副书记杨美霞主持本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张灵玉、裴璐、杨溢、吕雪、李浩、韩书婷、何崎、陈晓、夏盟分别学术报告,涵盖肿瘤微环境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分子机制、不明原因自然流产干预、代谢紊乱的细胞信号通路等多个前沿研究方向。汇报中,研究生们不仅展示了对基础理论的深入探索,更体现了将多组学分析、人工智能预测等跨学科方法融入研究的创新思路,为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拓展了新视角。学院60名研究生参加了本场论坛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积极响应国家科技战略、推动医学科技“突围”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通过聚焦“医工交叉融合”与“深化协同创新”,为不同学科搭建了深度交流平台,有力促进了基础医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的碰撞与融合。论坛不仅深化了与会者对转化医学协同创新路径的理解,凝聚了发展共识,而且为高等医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提质增效与实现新突破注入了强劲动能。

 

(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下一条: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参加AI赋能高等教育教学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