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父子生平十分重视“立品节操”,注重优良门风的传承延续。他们虽然没有系统的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那样的家训文本,但在他们的著作和书信中却处处包含着修身为官等方面的训诫之言,并通过言传身教代代相传。
【情景再现: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看墙上的砖雕“戬穀”的特写】
王念孙:(指着砖雕上的字)尔平日进出,是否经常留意此两字?
王引之:是的,常常留意。
王念孙:何如,是否想过,咱家迎门醒目之处为何要刻此两字?
王引之:孩儿知道,是让此两字时刻警醒吾等,要除尽心中之一切贪欲与私念也。
王念孙:对,为人处世,此为第一要素,搞学问如此,做官更应如此。革除欲念,心则静焉;心静意安,学问成焉。欲念得净,若登仕途,则两袖清风矣!
王引之:父亲放心,孩儿当勉力为之也!
“戬穀”出自《诗经》,戬,尽也,消除也;穀,善也。意思是除尽自己心中的一切贪欲邪念,多做利国利民的好事善事。这是王氏祖辈留下的治家宗旨,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不仅终其一生在治学、为官中时时用这两个字规范约束着自己,也作为治家理念,传之后辈。
高邮市原政协主席、高邮文化研究院院长 倪文才:
王氏家族是高邮的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从四世祖王曾禄开始,到五世祖王安国、六世祖王念孙、七世祖王引之,连续四代都是进士,其中三代翰林,两代鼎甲,两代尚书。为什么王氏家族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政声、好成绩?主要因为这个家族有着良好的家风家训,在言传身教中一代影响一代,一代教育一代,一代为一代做出表率。
王引之四代孙、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学院原副院长王颐桢:
做人要正直,要正派,就是按照过去的仁义礼智信,这些想法是应该要有的。要继承祖先的荣耀,应该自己要很努力,很刻苦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