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之际,我校统战人员通过各种方式观看学习会议精神,并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实际就会议话题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展开热议。
包头医学院副校长、无党派人士 崔成立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殷切期望和深情牵挂,他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作为一名医学高等院校管理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全方位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为地方医疗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包头医学院护理学院院长、农工党党员 贾彦彬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催人振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为“十四五”实现奠定了良好开局。政府工作报告对新一年的教育事业做出重要部署,特别指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作为祖国北疆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更加坚定了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心和决心,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建设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力量。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房超声诊断科主任、农工党党员 闫国珍
我认真学习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受鼓舞和启迪。作为一名高校附属医院的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殷殷嘱托,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百年育人工程,按照自治区教育厅部署,践行“牢记嘱托筑梦北疆”系列主题活动,打造新医科全方位育人空间,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强学生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家园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助力内蒙古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九三学社社员 杨叶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我深刻地认识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包头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 高扬
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五年与来自内蒙古的全国人大代表亲切交流,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的殷切期望和深深关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强调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自包头本轮疫情暴发以来,包医二附院积极响应,在保障诊疗工作的同时,完成了多次大规模核酸采样任务,用实际行动彰显了附属医院的责任担当,用奉献和爱心践行着医者誓言。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继续坚守岗位,团结一心、勇立一线,以铿锵誓言和实际行动,践行“一线”承诺,发挥“一线”作用,全心、全力、全情投入,真正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争取本轮疫情的最大胜利。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院眼科副主任、九三学社成员 吴彬阁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中指出: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青少年近视低龄化、高度化,人口老龄化眼底疾病高发,国家把近视防控和眼底疾病的防治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一名眼科的医务工作者,在后疫情时期,我们更将持续致力于青少年近视防控、眼底病防治的视觉健康工作。落实落细“十四五”眼健康规划,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全生命期的眼健康服务,守护心灵之窗,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懈奋斗。
包头医学院全科医学院教学科研主任、农工党党员 任丽梅
本次两会热点纷呈,涉及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就业创业、教育文体、看病就医及养老托幼等内容,通过认真观看政府工作报告、两会议题与代表委员发言,我进一步感受到了进一步发展经济、大力实行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尤其是核心科技卡脖子的问题一日不解决,就会受制于其他国家,作为一名技术型干部,我们要从平常工作做起,严格要求,勤奋努力,沉心静气,开拓视野,加强学习,提高本领,把青春和个人理想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为国家和包头市的卫生健康事业努力奋进。
包头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无党派人士 蔡志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同时要求我们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细做实。结合实际教学工作,需要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到具体教学工作中,在日常教学中关心关爱各民族学生,以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奋斗精神和团结、友爱的中华美德激励他们,让各族同学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包头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党总支党外青年教师 刘锦龙
在全国人民的热盼中,两会如期开幕。政府报告总结了我国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鼓舞人心。更使我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信心百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用四个“与共”描述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创未来的坚强决心和美好图景,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牢记在心,落实于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不仅要继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思想入脑入心,而且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教育作用,在授课内容中加入爱国教育、民族团结的思政元素,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全过程,来帮助各民族学生塑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为实现“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包头医学院人文学院党外青年教师 申俊丽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今年的全国两会承载着更多更高的期望,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来自于人民群众,具有广泛代表性,是两会参会的主体。代表委员们积极参政议政,发出时代“最美的声音”,道睿智谋事之言,献务实管用之策,将为改革发展凝聚强大动力,不断促进党心民意的交融汇聚,推动政治文明取得更大进步,走好复兴之路上的关键一程,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我们作为人民群众中的一员,要密切关注两会的“最美声音”,时刻关注关乎我们民生的大事,做好身边事,为我们自己的幸福一路前行。
(党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