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公卫有我
—公共卫生学院学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为了贯彻落实“包医党组织〔2022〕1号文件《包头医学院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公共卫生学院党委认真安排部署,公卫各党支部、团总支、学生会积极响应,号召我院广大研究生、本科生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利用假期时间积极投入到当地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之中。我院广大青年团员纷纷走进当地医院、疾控部门进行社会实践,协助专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部分同学参加社区志愿活动,比如体温测量、信息统计、防疫物品运输等。
2018级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谢庆伟,看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丽苑社区招募志愿者,他第一时间报了名。目前他已连续五轮核酸都奋战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早上六点半就早早到了核酸采样点,没到半个小时谢庆伟的防护面屏上就结了一层冰霜,只有眼睛对应的位置还稍微有些清晰,但他依然跺着脚继续喊:“大家准备好身份证,排队间隔一米,到我这里来录用信息。”虽然外面寒风刺骨,但他总是说:“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会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直到疫情结束!”


父亲就是医生的21级预防三班赵浦妍同学传承了家风,立刻加入到了志愿活动之中,呼市疫情严重可她从未害怕,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只要一个电话,她就立刻到达自己的工作岗位。每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长,在冷风中站好自己的岗,为未戴口罩人员发放口罩,清撒消毒水,联系工作人员取样本……工作辛苦却有意义,疫情快点结束,绿码安全无恙就是对她最大的回报。她常说:“我是医学生,防控疫情本来就是我的责任。”寥寥数语却体现了她舍己为人的美好品德。


1月10日~1月30日和2月12日~2月19日这段时间里,卫检专业牛莹同学在旗医院参加抗疫志愿工作,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先后在医院导诊问诊台和核酸采样点给予前来医院问诊的人们帮助,指导他们使用网络预约核酸检测。在此期间,有很多人因为较长的等待时间而对以她为代表的志愿者产生不满的情绪,并对她们施以较为恶劣的态度。她说“刚开始会感到委屈和无奈,但是经过一起工作的护士姐姐开导后,我对这份志愿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在呼市突然出现疫情后,核酸采样点的工作时间曾从上午8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当她回家之后,不难想到,她的手和脚早已冻僵,很长时间都没有缓过来。“我深刻体会到了医护工作者的不易。希望在之后的日子里参加更多的志愿工作,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她在志愿活动中的感受。
预防三班学生庞洁同学同样参加了志愿活动。在看到自己小区开始做核酸检测后,她主动联系了相关人员,从一开始检查健康码到后来的核酸检测窗口登记信息,天气虽冷但是心中有责任,穿上防护服,戴上面罩,再微小的细节都是防控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时面罩上水汽凝结看不清笔划,有时天气寒冷手已冻僵,但是她却从不曾懈怠。经常会有来做核酸的人们隔着窗口对她表示感谢和关心,“虽然工作很累,但是能保证人们的健康码正常,还能听到人们对你最真诚的感谢,都使我感觉到这份工作是伟大的有意义的,能帮助到别人自己都会很开心。”她说。

2月20日,18级预防三班学生杨一帆所在的小区要进行全员核酸,得知消息后,他立刻向社区申请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他所负责的工作是为核酸检测的居民登录信息。在6:00—17:30这十一个半小时里,他总共采集了近500位居民的信息。对于没有健康码的老人,登记的时间会相对于长一些,但是他仍然耐心提供服务。“我相信当我们携起手来,一定会攻克难关的。”这是他内心的期盼,他在用实际行动实现他内心所想。


巾帼不让须眉,21级预防三班张敏同学,虽然她的家乡并未有疫情,但是她同样加入到了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去。再加入社区志愿的活动中后,她不嫌麻烦,不怕辛劳,以热情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风中到核酸点值班,教人们熟练地挂号做核酸……等等所有微不足道的小事组成了“无私”两个光荣而伟大的形容词。需要帮助的人们总能看到她温暖热情的微笑,她悦耳的嗓音仿佛为每一个人的心底都注入了力量,“有幸做一名志愿者,为抗击疫情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愿山河无恙,疫情散去,春暖花开!”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作为公共卫生学院学生的美好品德,她值得每一个人向她学习。


病毒固然可怕,但是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学子们却从不曾害怕,他们心存包医校训,无论何时何地,包医公卫的学子们永远都将无私奉献,为祖国,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