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自2月15日报告发生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相继出现确诊病例,目前确诊病例已累计超过300例。各地迅速行动起来严防疫情蔓延......
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志愿服务显担当。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投身战疫最前方。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有无数的志愿者们用真诚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无悔,以默默坚守彰显青春本色,书写着抗疫阻击战中的最美青春。今年22岁的丁妮是包头医学院大四的学生,看到团呼和浩特市委招募志愿者,她第一时间报了名。

丁妮已连续7天奋战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她说,感觉今天是几天来最暖和的一天,2月22日也被网友称为最有“爱”的日子,“看到老人张不开嘴还在配合,很小的孩子也来做核酸检测,做志愿工作时每天都能感受到爱和支持。”和她奋战在抗疫前线的还有诸多志愿者,在各个核酸检测点他们上一线、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让团旗在青城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为了贯彻落实本校防控疫情要求,第三临床医学院党委认真安排部署,本院系各党支部、团总支、学生会积极响应,号召我院广大研究生、本科生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利用假期时间积极投入到当地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之中。我院广大青年团员纷纷走进当地医院、疾控部门进行社会实践,协助专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进入医院手术室协助医生工作,消毒;在社区的诊所进行应急药物清点;宣传防疫知识;记录社区人员疫情风险地区的详细行程等。
本院的志愿者同学们
2022年2月下旬,反反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突如其来,让许多原本在家好好休息与放松的人又提起精神,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陈佳琪同学义不容辞地投入了这场特别的战“疫”中。在偏僻的葫芦头村,她和其他乡村志愿者们,甚至连像样的志愿者服都没有,她们戴上口罩,与乡村干部一起,担负起向农民群众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开展健康排查与劝导行动。2月22号下午,陈佳琪和同村的小伙伴陈月仙被分配到明沙淖乡的东葫芦头村17-21户这五户老乡家里帮助他们查看健康码,告知他们疫情防控知识。另外,她还为他们送上外科口罩和消毒液等抗疫物资。

2020级学生白娜自豪地说:“疫情期间,很多工作需要志愿者参与,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和工作人员一起完成防控工作,接替在小区值班,主要任务是在出入后入口处扫码、验码、登记、测温、询问核酸情况!”另她最难忘的是绘制家属楼切面图,在一页纸上,能显示标记出每户人员信息,并且在每个人名字的后面加几个标记信息,比如是否做核酸及时间,是否接种疫苗及时间,近期是否到达外地及时间地点,方便工作人员核查时标记填写,最终让领导一目了然。

2020级学生刘昊荣进行的第一次志愿者活动,在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拉开了帷幕。“清晨,我和参加这次活动的其他志愿者早早地来到了医院,尽管前一天晚上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到达现场后心理上还是有一丝紧张,在医生的鼓励下我很快适应了现场的环境,积极的投入到这次志愿服务中。在这次志愿者活动中,我担当的是去医院学习规范化操作以辅助其他志愿者工作的进行以及向社区成员普及医疗知识的角色。”在医院里,对病人与医生的服务中他主动、热情、亲切和蔼,遇到需要帮忙的病人热情接待。在态度上力求体现亲切感、热情感、朴实感、责任感。志愿工作时礼貌得体、不亢不卑,态度诚恳,主动使用文明用语。回到社区后积极普及所学的相关知识,协助社区疫情防控向好发展。

2022年2月22日 作为志愿者参加疫情防控第一天,2021级曹彦锋同学在上午和包联单位一起组织重点人群在富康社区进行第一次核酸检测,期间登记了那些来做核酸人群的信息,特别是帮助没有手机以及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进行操作。下午在包联单位对上午做核酸的重点人群进行电话问询,询问了详细的住处,具体出发以及到达四子王旗的时间,并详细记录了他们在疫情风险地区的详细行程。2022年2月23日,他在包联社区单位进行值班,查看进出小区人员和车辆行程,并记录来往人员行程码,体温 ,身份信息并询问最近核酸记录。

疫情固然严峻, 病毒固然可怕,但包头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的学子们却从不曾害怕,更不会袖手旁观。心存包医校训,心系国家同胞,牢记医学生的铮铮誓言的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无私奉献,拼尽全力为祖国,为社会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