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
部分同学反馈,流量使用过快,经过我中心排查,现将情况说明如下:
1、计费系统的准确度没有任何问题,不存在多计流量的情况;
2、若发现在自己已关闭联网的时间段,依然有流量产生,则有可能是账户被盗用,可在自助系统里查询绑定设备的情况,若发现有其他未识别设备,可在信息门户修改密码后,登陆I包医APP,选择一键断网,即可解除盗号设备的绑定。
3、流量使用过快的原因是因为目前取消了带宽限制。上学期,大部分同学们强烈要求放开带宽限制,同时,我中心对带宽负载设备进行测试,因此取消了原有的带宽控制策略。在不限制带宽的情况下,单位时间的流量使用势必是原来的百倍以上,而目前的很多应用,如视频,下载等都是基于PtoP模式,下载的同时还在上传资源,在这种情况下,观看或下载了1G的资源,同时可能上传了300M左右的资源,也就是说一共使用了1.3G的流量,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流量使用过快。
我中心特别分析了一些手机无线流量使用的情况,总结出以下带有普遍适用性的使用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1、在使用某些视频或者下载应用时,应了解是否为PtoP模式,即是否在观看或者下载的同时,产生上传流量,尽量不要使用此类的应用;
2、绝大多数手机默认开启自动更新,会自动下载更新包,只要在联网状态后台自动下载,可根据需要选择开启或关闭;
3、部分应用会主动定时推送广告,浪费流量;
4、部分系统型应用,如WIFI万能钥匙、某某系统管家等,会自动从手机提取数据,产生流量,同时,由于此类应用会调取系统级权限,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此类应用一定要坚决卸载。使用手机自带或者大品牌的手机管理工具即可。
5、某些社交类应用,会自动下载圈子、朋友群或者社区发布的视频、图片等,产生流量;
6、某些品牌手机,如华为,如开启屏保图片功能,会不停的下载更换屏保图片,产生流量;
7、高清资源往往都是大文件,特别是视频,如一个两小时的1080P超清电影,大约为4个G左右,势必会产生较大流量。
总的来说,大家在使用应用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应用的一些特性,才能够避免流量的浪费。自助系统提供了流量统计查询功能,请大家尽量自行查询,我中心工作人员过少,很难更好的为大家提供单独的现场查询服务,因此,即日起,我中心不再提供现场流量查询服务。
网络信息中心
2018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