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由于接触社会相对较少,思想单纯,部分同学有的时候急功求成,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使的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针对大学生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作案手段有哪些:
一、兼职刷单有风险(重点学习)
刷单是网店卖家付钱请人假扮顾客,用以假乱真的购物行为,提高网店销量、信用度及好评,从而吸引更多顾客的行为。兼职刷单诈骗中,诈骗分子冒充客服人员向被诈骗的对象发送链接,声称点击了其中的链接,购买商品成功后,货款会退还,还有返利提成,甚至会让被诈骗对象填写一份入职资料,让其以为自己是被正当公司聘用赚钱。完成第一单购买任务后,被诈骗对象会收到客服之前约定的刷单返利,并以此为诱饵,吸引被诈骗人购买更加大额的商品。当交易达到一定数量后,“客服人员”就会切断与被诈骗人的联系,就此消失。因工作轻松、有收益,刷单行为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参与,此类诈骗案件高发。
温馨提示:不要轻信网上刷单广告内容,骗子把刷单当借口,用简单的要求和丰厚的利益来吸引眼球,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钱财。
二、票务售卖暗藏“骗机”
在此类骗局中,由于放假临近,有些学生未买到火车票,嫌疑人通过多种方式寻觅未买到票的学生群体,只要有人联系要购买,他们就引导受害人添加他们的微信小号等方式交易。交易时,嫌疑人说会以快递方式寄票,但实际上只要钱款一拿到手,他们就“消失”了。
温馨提示:不要轻信黄牛,买票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以免被骗;另外出行期间一定要乘坐正规车辆,不要乘坐有安全隐患的“黑车”。
三、冒充“网购客服”来骗钱
近年来,全国多地电信诈骗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此类骗局中,诈骗分子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网购信息,然后冒充淘宝客服拨打电话,以主动退货、双倍赔偿为由,引导受害人一步步陷入骗局,向对方汇款。
温馨提示:在网上购物时,千万不能将银行卡号、身份证信息、手机收到的在线支付短信验证码提供给陌生人,也不要打开对方传来的网址链接,不要轻信陌生的来电或短信,不要轻易转账汇款;
在网络购物中如果发生交易失败现象,可以登录官方购物网站客服电话咨询,不要轻信搜索引擎搜索到的客服电话。
四、冒充“熟人”来骗钱
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随机选择,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称自己是对方好友、同学甚至亲戚等熟人设置骗局,谎称有十分要紧的事情需要用钱来应急,诱使被害人汇款、转账。
温馨提示:无论是QQ、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还是手机短信收到好友或是亲友等“熟人”发来要求转账等消息时,一定要通过拨打对方电话进行核实,如对方称电话已换号或停机,应联系其亲朋进行核实;在聊天中如涉及汇款,一定要谨慎,以防人财两空。
五、游戏中的“诈骗术”
游戏账号交易是诈骗的重灾区。一种是收了钱没账号;一种是交易结束后,骗子以账号被盗为名向游戏平台提交身份信息,将账号找回。第二种情况下,用户在所买账号被骗子找回后,苦于没有原始注册资料,常常无处申诉。
游戏装备也是诈骗高发区,主要有低价充值、送道具送装备、装备中奖诈骗等陷阱。具体手段包括以低价充游戏币为诱饵,收了钱就跑路;通知玩家中点券,但要求先行缴税。此外,暗含勒索病毒的游戏外挂、辅助工具也有诈骗风险,用户下载后电脑中毒,需付费才能恢复正常。
温馨提示:为电脑安装安全防护软件,从正规网站上下载插件,并注意核实地址;
千万不要轻易打开商家发来的不明链接、文件、压缩包及二维码,并安装病毒查杀软件定期查杀电脑,保护账户隐私。
六、利滚利之“校园贷”
“校园贷”近年来也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滋生诸如“电信诈骗”“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暴力催债”等违法犯罪行为。由于在校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较差、心理承受能力弱、法律维权意识不强,“校园贷”违法犯罪给学生的心理、精神造成严重伤害,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目前“校园贷”诈骗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在校大学生推送贷款广告,以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并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收到学生支付款项后即将其“拉黑”不再联系。
②串通“职业培训机构”举办职业指导讲座,夸大培训效果,与学生签订声称能提高综合技能的培训合同,并与贷款公司勾结,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从中诈骗学生。
③更为极端的,要求学生提供隐私照片、视频、身份证和家属电话号码等作为贷款抵押和担保,一旦学生无法如期还款,便以此威胁,勒索钱财。
温馨提示: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充分认识网络不良借贷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要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尽量不要在网络借款平台和分期购物平台贷款和购物,利息和违约金非常之高;
要积极学习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远离不良网贷行为。
如何预防上当受骗
第一,大学生找工作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尽量到各类人才市场或者正规求职网站投资简历。对各类“网上兼职”、“求职”等信息要多方鉴别,不要轻易相信对方开出的各项条件、不要受高薪或返利诱惑、不要不经核实随意提交保证金、不要轻易交付自己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第二,对于亲朋好友要求汇款、借钱的,要重复核实对方身份,确认属实后再行转账汇款。特别是通过QQ、微信冒充亲友或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以“网络购物余额不足急用钱、生病急用钱、违法犯罪被公安机关拘留”等理由要求汇款的,一定要联系本人、确认真实情况后再做处理。遇可疑情况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到辖区派出所反映情况,千万不要直接到ATM机或网上银行根据对方指示进行操作。
第三,有的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提前消费的需求,总想办理超正常信用额度的信用卡,所以一遇有网络、电话短信或街边小广告有非正常办理信用卡的,就提交个人信息、提供办理费用,由此导致被骗的事情也屡屡发生。在此奉劝同学们,要学会理性消费,一定要到正规金融部门办理信用卡等业务。
如果你上当受骗了,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做好以下三步:第一步,保存好您的汇款凭证;第二步,记下相关银行卡、支付宝等收付款账户;第三步、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向老师、辅导员求助、核实。
最后,特别提醒同学们:千万不要轻信那种来路不明的电话,哪怕是熟悉的号码或短信,在涉及资金问题上,要反复核实!千万不要点击接收网络上来历不明的文件压缩包、网址链接!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的信息!总之,“贪小便宜吃大亏”、“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