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学院概况
2005年7月,包头医学院申报药学专业,同年获内蒙教育厅批准并在国家教委备案。2006年3月20日,包头医学院正式成立药学系,并于2006年秋季开始招生。2009年9月18日,学校在系部处级单位机构更名时将药学系更名为药学院。药学院书记刘全礼,硕士,教授,药剂学学科带头人。药学院院长杨玉梅,硕士,教授,药理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自治区教学名师。学院现有教师37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72.2%,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41.7%, 45岁以下教师占80.6%,有外校学缘的教师占94.4%,已形成一支职称、学位、年龄、学缘等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二、教育教学
包头医学院药学院现有化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室、药物化学教研室、药物分析教研室、药剂学教研室、生药学教研室、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临床药学教研室和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共9个教学单位,承担全校的化学类课程和数学类课程、药学专业和临床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校其他专业的与药学相关的课程等约30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学院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上下大力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学院所有的主干课程都通过校级合格课程验收,其中《医用基础化学》为校级精品课程;先后主编和参编教材20部,自编各种实验指导及辅助教材18种;申报和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10项,公开发表教学研究类文章17篇。实验室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除常规仪器设备外,还配备有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差热实验装置等先进的仪器设备。药学院除利用包头医学院现有临床教学基地作为培养药学本科生临床合理用药和制剂等方面的实习基地外,还有包头市药检所、包头中药厂等12个药学专用实习基地,满足了学生专业认识、生产实践、毕业论文等学习的需要。
三、科学研究
药学院充分利用药学专业的人才优势和仪器设备优势,大力倡导和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建院以来,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50余项,获准立项20余项,发表科学研究论文67篇。2008年8月,药学院成功承办了第十三届全国神经精神药理学学术会议。为了加强学科间的了解和协作,努力实现数学-化学-药学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有机融合,推动药学学科和药学专业的建设,加快药学院的快速发展,学院除了平时不定期的进行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外,每年新年初始,都要举办新年学术报告会。目前,药学院已经形成了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互动,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学科建设,促进了专业建设。药学院教师自行研制的《BT87-3型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不仅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湖南、西安、南京、吉林、长春、辽宁、河北、山东等省市的近100家科研院所及医药院校应用,成为医药学领域研制止血药、抗凝血药及抗血栓药必不可少的仪器,而且写进了教科书中,成为医药院校学生药理实验的常规实验仪器;与北京正大绿州集团合作研制的实验性台式滴丸机已获得国家专利,并且已经用在我院药剂学的教学和科研中。
四、学生工作
学院现设有药学专业和临床药学专业方向。药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药物研发、生产、质量控制、流通、临床应用及教学科研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临床药学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具备临床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医学与医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在临床药物治疗、临床药学教育、药品流通和药物开发研究领域从事临床药学方面工作的的专门技术人才。药学院已有3届毕业生,现有在校生12个班近470名学生。经历了本科教学评估的考验,经历了新校区搬迁的巨变,经历了50年校庆的洗礼,在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兄弟院系的支持和帮助下,药学院在党的建设、综合治理、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招生就业等诸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后,药学院全体师生将团结一心,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不断拼搏,努力使学院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包头医学院的发展和二次飞跃作出我们应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