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简介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7年,中心属院、系两级管理。中心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已经形成了一个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并具有丰富实验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和实践科研能力的教学团队。中心现有专职、兼职实验教师44名。其中,专职教师5人,包括中级实验师3人,初级实验师2人。实验课任课教师3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7人、讲师17人、助教2人;专任教师中硕士生导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在专任教师中占比48.7%,在教职工中占比43.18%。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教学团队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为引领,讲师、助教协同发展的合理梯队。
中心拥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等基础实验室4个,以及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临床药理学等专业实验室5个;此外,中心还拥有中蒙药馆和药用植物园各1个,药学院实验用场地总面积达到15590 m2。药学院中蒙药馆是集教学、科研、对外交流、医药文化与科普宣传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展馆,馆内面积850多平方米,总投资300万元,是学生实训、见习、技能培训的重要基地。
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还配备了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包括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仪、超流体萃取仪、制备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大型分析仪器,以及药物制剂、药理学研究相关设备等共计879台,设备价值近1368.67万元。所有仪器设备均定期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性能稳定、使用安全。中心还制定了仪器共享制度,提高设备利用率,满足教学和科研需求。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面向全校临床、口腔、预防、法医、麻醉、影像、药学、检验、卫检、放射等16个专业开设化学实验教学和药学实验教学,共开设213个实验项目,年承担教学学时共计2800余学时。基础实验课程包括《基础化学实验Ⅰ》、《基础化学实验Ⅱ》、《基础化学实验Ⅲ》、《基础化学实验Ⅳ》等课程,涵盖了药学学科的核心实验内容;旨在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实验操作训练,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药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开设的专业实验课程包括《药物分离与合成Ⅰ》、《药物分离与合成Ⅱ》《药用植物识别与生药鉴定实践Ⅲ》、《药物制剂与评价》等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心始终以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为目标,组建了“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形成了独立的“一体化、阶梯式、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鼓励实验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积极吸引高水平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在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推进信息化建设,创新实验教学手段、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实践教学资源、提升实验教学层次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近五年,中心教师在教学研究和改革获得省级以上立项项目18项,校级立项项目19项,发表了20余篇教学研究论文,获得了4项省级以上奖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立项12项,参与学生58人次,获批花蕾项目(校级科研项目)共7项,参与学生27人。
经过多年建设,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实验配置完善;实验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研究活跃;管理科学,教师队伍稳定。“中心”开放性和创新性特色鲜明,对包头市乃至内蒙古地区药学人才培养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形成了良好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