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制度
总则
1.目标与定位
以提高仪器使用效益、避免重复购置为核心目标,构建“专管共用、资源共享”的开放体系,支撑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
适用范围:单台原值10万元及以上的仪器设备,无论经费来源均需纳入共享平台管理。
2.管理原则
遵循“本学院教学、科研优先、校内外分级开放”原则,优先满足校内需求,逐步向其他院系开放。
实行“非营利性有偿服务”,通过收费覆盖运维成本,保障可持续发展。
组织架构与管理职责
1.三级管理体系
校级统筹: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大型设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度制定、平台建设及考核监督。
院级实施:二级单位整合设备资源,建立院级共享平台,制定实施细则并落实日常管理。
机组责任:每台设备设管理责任人,负责操作培训、维护保养及开放服务。
2.平台类型
校级平台:面向多学科的高精尖设备集群,全面开放共享。
院级平台:聚焦学科特色设备,优先满足内部需求后开放。
课题组直管设备:专业性强的设备在满足科研需求后鼓励共享。
运行机制
1.预约与使用
所有设备需通过统一网络平台预约,实时更新设备状态与预约信息。
校外用户需签订服务协议,校内用户优先预约,使用时段按半小时起算。
2.培训与准入
使用者需通过操作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独立操作设备;未培训者需由管理员协助使用。
违规操作(如擅自使用、校外人员冒用身份)将面临通报批评、赔偿或禁用权限等处罚。
3.维护与安全
定期校验设备性能,制定操作规程与应急预案,使用者承担操作不当导致的维修费用。
收费管理
1.收费标准
按“校内<校外”分级定价,例如液相色谱校内每小时20元,校外180元(含材料费)。
费用包含耗材成本(如气体、试剂)、设备维护及人员劳务补贴。
2.费用分配
收入按比例分配:学校管理费(10%)、维修基金(15%)、业务费(30%)、人员劳务(22.5%)等。
设立专用账户管理收入,确保透明合规使用。
考核与激励
1.绩效考核
量化指标:年使用机时、服务收入、用户满意度等。
奖惩机制:对使用率低的设备缩减后续购置经费,对优秀机组给予绩效奖励或公房补贴。
2.学术激励
鼓励开发设备新功能或检测方法,成果纳入职称评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