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正式发布《2025年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
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订阅号
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直属事业单位,以“服务高校高质量发展 助推教师队伍创新发展 助推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为使命,面向全国教育系统和行业企业管理干部、骨干教师等,开展专业化、定制化培训和精准化咨询服务。
15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报告从社会、技术、经济、环境、政治(STEEP)五个维度分析了引领变革的五大趋势,包括全纳学习环境关注度提升、多重危机叠加、技术重塑学生认知、VR 工具进步与普及、技术民主化关注度提升等,涉及社会、技术、经济、环境、政治多方面挑战与机遇。
同时阐述了重塑教学与学习的六项关键技术与实践,如用于教学的人工智能工具、生成式人工智能师资队伍建设、人工智能治理、网络安全、发展的教学实践、批判性数字素养,并提出应对行动计划。
此外,预测了 2025-2035 年高等教育的四种未来图景:增长、限制、崩溃与转型,为高校预测、规划和适应未来学习环境提供参考。
《报告》的第一部分从社会、技术、经济、环境和政治(Social,Technological,Economic,Environmental,Political;STEEP) 五个维度分析了影响高等教育的关键趋势。
在社会趋势方面:第一,全纳学习环境关注度提升。第二,“多重危机”叠加效应加剧。第三,技术重塑学生认知。
在技术趋势方面:第一,虚拟现实工具的进步与普及。第二,技术民主化和效率的关注度提升。第三,学生学习与成功记录方式革新。
在经济趋势方面:第一,贸易战潜在风险增加。第二,“重返办公室”需求持续存在。第三,逆全球化趋势引担忧。
在环境趋势方面:第一,清洁能源补贴扩大。第二,锂储备助力绿色能源劳动力发展。第三,全球粮食不安全问题加剧。
在政治趋势方面:第一,机构分类体系持续演变。第二,技术相关监管不确定性增加。第三,人工智能法规缺失或效力不足。
重塑教学与学习的六项关键技术与实践
《报告》的第二部分,重点阐述对未来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与教学实践,剖析了这些关键技术对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影响,并提出应对技术发展的行动计划。
第一,用于教学的人工智能工具。
-
案例1:
洛杉矶太平洋大学 (Los Angeles Pacific University) 将 AI 课程助手整合到每一门在线课程中,
通过 Socratic 问答法引导学生参与主动学习,涵盖角色扮演和历史人物对话
。
随机对照试验的初步数据表明,这种方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
案例
2
:
Assessment Partner 是麦克马斯特大学 (McMaster University) 开发的一款生成式 AI 工具,旨在
帮助教育者设计有效的学生评估
。该平台结合教育创新和学术成功领域的专家知识,整合了经过验证的学习理论、评估实践和通用设计原则,为教育者提供灵活、结构化的指导,适用于多学科需求。
第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师资队伍建设。
-
案例1:
密歇根大学 (University of Michigan) 推出了名为 “When Life Gives You LLMs, Make LLMonade” 的 10 天微学习计划,旨在以简单易懂、互动性强的方式向教师、学生、各单位职员介绍生成式 AI。
该计划通过碎片化学习活动、实际案例和游戏化机制(如积分、徽章和表彰)
帮助参与者探索 AI 在
研究、写作、编程、演示和工作流自动化
中的应用。
-
案例2:
宾夕法尼
亚州立大学 (Penn State) 通过教务长批准的生成式 AI 教学培训项目,帮助教师将 AI 整合到教学
中。参与者探索三种 AI 工具,学习如何在课堂上公平且道德地应用 AI,并根据学生需求调整课程设计。
这一举措确保了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获得支持,同时与教师评聘和晋升体系保持一致
。
第三,人工智能治理。
-
案例1:
北佛罗里达大学 (University of North Florida) 通过一个全校范围的 AI 理事会建立了 AI 治理框架,由首席信息官 (CIO) 和一位学术院长共同主持。该理事会制定了与学校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 AI 战略计划,
确保在学术、研究、运营以及社群和劳动力参与
中负责任地采用 AI。此举不仅提高了全校的 AI 素养,还优化了 AI 的效益并降低了风险,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可扩展的模型。
-
案例2:
密苏里大学 (University of Missouri) 采用
「以大学使命为指南针」
的原则,推动负责任的 AI 整合,同时
保护教师自主权和学生自主
性。其核心举措包括教师发展项目、AI 教学大纲指南以及保护学生隐私的政策。
这种方法确保了 AI 使用的透明度和道德规范,同时赋予教师灵活性,
帮助学生在安全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更多学习机会。
第四,加强网络安全。
-
案例1: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推出了
「Defend Your Shell」安全意识培训项目
,以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该项目由校内
信息技术部门开发
,每年更新内容,
并由安全团队编写脚本和测验,媒体专家制作视频,一位学校领导人担任旁白
。该培训将安全内容本地化,使其与校园实际情况密切相关,受到广泛好评。
-
案例2: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 (LSU) 与 TekStream 和 Splunk 合作,通过公共-私营合作伙伴关系推出了
「学生安全运营中心 (Student SOC)」
计划。这一计划将
网络安全培训与实际事件响应和工程体验相结合,并辅以
分层课程和个性化指导
。学生在高要求的安全运营中心环境中学习协作,培养网络安全领导力,同时确保参与机构的安全性大幅提升。
第五,不断发展的教学实践。
-
案例1:
大峡谷州立大学 (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 推出了「学生技术与创新公会 (Student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Guild, STING)」,这是一支由学生助理(公会成员)组成的团队,
学生们与全校各领域的专家合作,共同设计和开发新兴技术应用,并解决教学难题。
公会成员来自
不同学科背景
,项目往往是首创,专为
解决具体教学目标而设计
,且利用最前沿的平台和技术。
-
案例2: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通过沉浸式虚拟现实 (IVR) 技术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实现体验式学习。
学生们通过 3D VR 显示墙进行虚拟实地考察,参观距离 250 英里外的全功能生物能源工厂。这种大型 VR 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跨越物理和资源限制的实地学习体验,展示了校园级 VR 系统在高等教育中的潜力。
第六,批判性数字素养。
-
案例1: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Virginia Tech) 推出了
「数字素养快闪教学 (Digital Literacy Pop-Up Teaching)」计划
。这一计划通过一系列短小精悍的数字素养学习活动,将学习带到学生身边,例如在学生经过的区域设置互动站点。学习内容涵盖信息误导、生成式 AI、媒体中的信息呈现、数字健康等大主题,
帮助学生在零散时间中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学习。
-
案例2:
南非自由州大学 (University of the Free State) 建立了一个
自定进度、基于能力的数字技能学习路径
,旨在帮助所有学生提升数字素养。该路径涵盖
数字公民意识、信息、数据和媒体素养、数字创作和 IT 技能
。作为第一年研讨课的一部分,这一数字技能路径不仅提升学生的学术表现和就业能力,还被纳入毕业生素质标准,确保学生能够在多种情境中高效运用数字技能。
展望高等教育未来的四种发展图景
《报告》的第三部分,对当前教育趋势、技术革新和实践走向进行了前瞻性思考,预测了2025年至2035年未来十年高等教育的潜在发展图景。
第一,增长。“增长”图景描绘了一个技术以惊人速度发展,特别是AI和VR广泛普及,推动高等教育学习体验高度个性化与虚拟化的未来。
第二,限制。“限制”图景描绘了高等教育在政府严格监管下的运作,核心驱动力是借助数据分析证明价值,尤其关注学生完成率。
第三,崩溃。“崩溃”图景描绘了一个由于生成式AI快速发展且不受监管的扩散,导致“真相”概念瓦解,高等教育作为可信赖信息来源的角色被严重侵蚀的未来。
第四,转型。“转型”图景展示了高等教育在经济与政治不稳中重塑,以培养未来所需技能为核心,推动资源向实践技能与行业认证导向转移,广泛采用技术模拟与混合学习,并与行业深度合作。
来源: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一读
申明:转载旨在分享,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