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立足高质量发展全局,将“查实情、谋实策、出实招、办实事”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对照学校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新医科发展的要求,立足高质量发展全局,谋划学院建设发展,牢牢把握“五个着力”,围绕“三个聚焦”,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促进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取得实效。
聚焦教学质量提升,提高课程建设水平
助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及课程建设水平,学院通过积极帮助教师对接动画制作公司以及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微课制作水平;选派教师参加“全国高校课程思政理念、方法、设计与实施工作坊”,开拓教师的思路,举办了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同时,邀请学校师资培训专家以及各级各类比赛获奖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搭建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促进共同进步,为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冲击国家级一流课程奠定基础。目前已有3门课程获批首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课程被学校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聚焦优质科研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科学研究环境
一是凝练和优化学科研究方向,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学院以获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为契机,将学科方向进一步凝练,以重点学科带动其它学科协同发展。同时以加强基础与临床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促进学科融合,以加强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建设实现科研平台共享。同时,对应学校办实事事项,推进资料室建设,方便教师查阅学科文献资料。学院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较去年增加2项,并获内蒙古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
二是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实验室的合作与交流。学院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教师开展对外科研合作交流,目前已与1个国内高水平实验室达成合作,以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方式开展课题合作和学术交流。还邀请中国医科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当前研究热点等方面的学术讲座,帮助教师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术能力和水平。3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包头医学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名学生考取了天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日本岛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博士研究生。
聚焦大学生就业创业,开展“就业创业行动”
一是精准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根据法医专业就业特点,上半年邀请实践教学基地指导教师、往届毕业生为学生进行法医学专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的专题讲座4次,帮助学生解决在就业选择、职业发展、专业前景、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等方面存在的困惑。
二是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邀请牡丹江市法医技术鉴定中心等用人单位来我院进行人才招聘宣讲,使学生面对面了解就业单位基本情况及用人信息,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三是落实就业精准帮扶机制。采用包联机制,及时了解毕业生求职意愿,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及咨询服务。并针对性采取措施,跟进学生就业。2021届法医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较往年有了明显提高。
下一步打算
学院列出的“办实事”任务清单中的具体事项,目前已全部完成8项,其余4项将持续推进,今后将继续坚持广听意见、集体谋划、多方论证、勇于探索的原则,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同时强化领导的责任担当,加强各责任单位协调配合,并适时公布“我为师生办实事”各项工作推进完成情况,接受师生监督,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起好步、开好局。
(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