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杏林思政】尊重科学 医者责任—《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2022-11-30 16:25  点击:[]

【编者按】

为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我校广大教师将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善用抗疫中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结合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到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注重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润物无声中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职业道德素养,提升高校课程思政针对性与亲和力,提升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

今天起,官微将联合教务处对我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进行推送,展示我校广大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益探索。今天推出第三期:尊重科学 医者责任—《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尊重科学 医者责任—《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教师简介:

王慧茹,硕士,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青年骨干教师,从事药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工作。2022包头医学院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专业教育课程组二等奖

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为《药理学》中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教学设计以当下热门的生活方式喝奶茶以及 29岁女性平时爱喝甜饮料住进ICU新闻热点事件作为切入点,提出:糖尿病这一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使用启发提问方法,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共鸣和思考。学习胰岛素的来源、体内过程和药理作用的时候,引入班廷提取胰岛素的事例,引导学生们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学习糖尿病的分型和胰岛素临床作用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糖尿病,了解糖尿病与生活习惯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向周围人传播科学知识的意识;学习胰岛素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的同时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糖尿病患者,树立尊重病人,关爱患者的观念

 

切入新闻热点,结合思政案例,实施课程教学

教学目标:

Ø 知识目标:熟练掌握胰岛素的主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了解胰岛素类药物体内过程及作用机制。

Ø 能力目标: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合理使用胰岛素,并且根据糖尿病类型的不同,能够正确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法。

Ø 课程思政目标启发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 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结合,思政案例与专业知识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和无私奉献精神,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重视传播科学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素养,增加职业荣誉感和个人使命感。

Ø 课程思政教育内容:

1.新闻中提到的型糖尿病奶茶关系不大,而是媒体为了人眼球,把I型糖尿病锅甩给奶茶。在非正规媒体报道中时常会有类似情况发生,作为医学生不人云亦云,而是应该多结合专业知识,深入了解药物和疾病的内在机理,秉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会有“谣言”四起情况发生引导学生要秉持理性客观的态度,不信谣,不传谣,提高警惕性和辨识能力坚持做到科学防控

2.通过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班廷发现胰岛素的过程,强调班廷和他的助手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坚持不懈研究,终于发现并提取了胰岛素。他们的伟大不仅仅在此,更在于将胰岛素专利以1美元的价格转让,使得胰岛素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从而挽救了千千万万的患者。以此引导学生学习班廷勇攀科学高峰的钻研精神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前往一线“战疫”,展现了心怀大爱、逆行而上的斗志和坚守初心的责任担当,引导学生以广大医务工作者为榜样,自觉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职业道德情操,成为未来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3. 2022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超1.4亿,位居世界首位,糖尿病防治形势极为严峻。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倡导学生们关注糖尿病,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自身和他人健康,提高传播科学知识的意识,增强作为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依然严峻的新冠病毒疫情,鼓励学生积极配合国家和学校的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主动向家人及朋友宣传新冠病毒防疫知识,在疫情防控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从而增加学生的个人使命感。

延伸拓展与思考——疾病与心理健康

糖尿病不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也给患者造成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2021 年,南京两家医院调查了 199 I型糖尿病患者,发现其中90%患者有心理健康问题2019 年一份关于1500多位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发现,56% 的患者出现焦虑情绪,15% 左右的患者伴有抑郁症状对于糖尿病患者不仅仅需要医学治疗,还需要进行心理调节。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糖尿病患者,树立尊重病人,关爱患者的观念。

                                                                                                                                                                                                                                                                                                                                                                                                                            

教学方法

1.案例式教学:通过导入“喝奶茶住进ICU的热点事件”,提炼关键信息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糖尿病”和“胰岛素”。                                                                                                     

糖尿病的拉丁语Diabetes mellitus——两个单词分别意为“多尿”和“甜”,与糖尿病的症状相互对应,引发学生联想,理清脉络,分清主次,围绕糖尿病的危害、临床表现、致病因素和胰岛素的治疗机制进行讲解,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达到思政育人的目标。

2.问题导向式教学: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求知欲,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求知。循序渐进地设计问题及教学活动,回扣主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同学们思考:常喝奶茶有哪些危害?是否喝奶茶一定会引发糖尿病?通过问题导向推进课程进展,将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的致病机理融入药理学基础知识,锻炼科学思维能力。

3.混合式教学:将互联网有关资料、文献和视频上传到优慕课教学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与思考,课中学习与讨论,课后总结与测试,提高学生对胰岛素作用的认知。同时借助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中的“糖尿病的治疗与诊断”和“胰岛素的的过量与解救”学习模块,帮助学生加深对胰岛素发挥降血糖药理作用的理解,掌握不良反应低血糖的防治措施,培养科学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生活实例和临床案例融入教学,强化学生的辨识能力,达到 性育人的效果

B4A37

190A89

A5E97

团队成员:

教师:王慧茹、薛永志、张东、武海军、李月玲、刘欣媛、金子淇

指导:宋芳、李冯锐、杨美霞

 

(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教务处)

上一条:【杏林思政】以德立学 以德施教——《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下一条:【聚焦二十大】我校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和研习社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专题研讨会

版权所有:包头医学院 地址: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建设路31号 邮编:014040    蒙ICP备14002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