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教学技能】||老师最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2023年10月11日 11:43  点击:[]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一思想很快被全球各国所认可,并被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

学会认知——着重在逻辑思维

 

1. “知”在这里不仅是指“知识”,包括了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一切认识的对象。

2. “认知”不仅是书本上的、课堂上的,包括学会认识、学习各种社会学习规范,掌握学习的工具、求知的手段。

3. 学会认知,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探求未知的热情,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掌握举一反三的科学方法。

4. 学会认知,不能在学校教育中一次完成。“求知”将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无数次反复、不断“完成”而又重新开始的过程

学会做事——着重在操作思维

 

1. 学会做事,将从传统意义上的掌握某种狭窄的劳动技能,转向注重培养劳动者的综合能力。

2. 学会做事,主要不仅指获取智力技能,而是指培养社会行为技能,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矛盾、管理人的群体等能力。

3. 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在“求知”过程中养成科学素质的基础上,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在工作中的革新能力。

学会共同生活——着重在情感思维

 

1. 学会共同生活,首先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

2. 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3. 学会共同生活,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同时也意味着学习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4. 学会共同生活,主要不是从书本中学习,它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参与目标一致的社会活动,学会在各种“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认同,确立新的共识,并从中获得实际的体验。

学会生存——着重在交往思维

 

1. 学会生存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

2. 学会生存,超越了单纯的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做人”,而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亲和、合作、审美、体能、想象、创造、独立判断、批评精神等方面相对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以上是学习的四大支柱反观我们自身都教给了学生什么?我们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了吗?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的教育教学决不能急功近利,只考虑学生的现在和学校的眼前利益,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培养学生适应、立足、服务、贡献社会的能力,我们需要教给学生:

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和未来。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自主的学习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

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得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做人的品质

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无论赋予教育怎样的意义,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不管学生将来能成为什么,我们首先是要他们“成人”,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这才是现代教育的第一要义。

生存的本领

哈佛大学的成功智慧,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生存本领:“先学会生存,才能学会生活。”对于哈佛大学来说,培养学生的生存本领远排在教授具体的知识技能之前,只有拥有杰出的生存本领,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才能更快地获得成功。


下一条:新医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版权所有:包头医学院 地址: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建设路31号 邮编:014040    蒙ICP备14002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