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及内涵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是指明教学与未来学习方向的实践[1]。在教育评价或学生学习成果研究领域,学者通常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并列。与简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评定相比,形成性评价收集的信息在持续改进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通常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达到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的目的。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二)形成性评价的特点
形成性评价的理念是赋权,基础是对话,核心是反馈,本质特点是所收集的信息用于改进。
赋权支持把师生视为学习共同体,评价发生在师生主体间的互动过程中,重视师生之间的交 流和协商。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将学生视为积极的学习者、参与者与合作者[3]。
对话是促进形成性评价实现的基础。通过师生对话可以为学生带来以下机会:协商学习活动的本质;学生参与决定评价标准、自我评价及同伴评价;与同伴一起参与合作以及进行开放式的探索;参与重构课堂的社会标准。
反馈是形成性评价的核心,通过不断找到教育活动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提供信息反馈以提高活动质量。高质量的反馈应该及时、经常进行,并要与学生当时的理解情况、接下来学习的内容相关,对未来的学习效果有益。形成性评价的反馈可以是书面的、口头的,也可以是在线的。通过反馈,使学生了解良好表现的标准;主动对当前表现和目标水平进行比较;采取适当行动弥合差距[4]。
形成性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改进学生的学习。在评判学习有效性的同时对教与学进行及时调整,以确保过程的有效性,促进目标的最终达成[5]。
(三)形成性评价的实践方法
实施形成性评价既应注重显性的学习效果,还应兼顾隐性的心智发展,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式,将学习者的动机、所采取的策略、学习效果一并考虑,具体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工具和评价指标。
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同伴、教师、小组评价;评价工具包括学生档案袋、教师观察记录、竞赛和各种测试、学生作品;评价指标包括学习过程、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业水平、学习效果等。
通过实施形成性评价来巩固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技能,进而学会终身学习[6]。评价的目标是促使学生通过独立学习掌握元认知能力。教师课堂上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当形成性评价被当作以学习为中心的实践活动,学生才能提高技能[7]。
教师、学生、同伴均是形成性评价的实施者,为教学和学习提供建议。学习者利用在形成性评价中获得的信息反思学习过程,努力达成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从学习者的视角,形成性评价是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的过程,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离达到目标还有多远?为达到目标我还应做些什么?[8]教师的角色是进行教学设计,提供形成性评价实践,促使学生学会思考、监控学习过程。
实施形成性评价要经过四个阶段[9]:
1.目标呈现阶段,要求教师和学生明确知道教学目标,包括侠义的目标和广义的目标。教师应在课前呈现或分享学习目标,确保学生理解学习目标和成功的标准,知道怎样达到这些目标。
2.明确阶段目标,知道教学过程和难点。通过实施有效的课堂讨论、提问和设置任务来实现。在这两个阶段,学习者通过教师、自我及同伴交流,确立目标、分析任务、选择学习策略、计划学习活动。
3.通过反馈收集信息阶段。反馈阶段影响后续学习,反馈的目的是改进,具体来说形成性评价应该是前瞻性的,而不是回顾性的,在学习前、过程中、课后收到自我、同伴和教师的反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选择学习策略具有推动作用。学习者通过从以前的学习获得经验,运用到后来的学习中,持续努力,弥合现有水平和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在此阶段,教师通过设置任务、比较目标与结果、评价优势和缺点为学生展示现阶段应达到的水平,学生通过对比知道自己处在学习的哪个阶段,找到现阶段与目标的差距,计划下一步怎样做。教师收集信息,根据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帮助学生达到目标。每一次形成性评价的实施都应具有相对应的目的,具体可采用列举实例、传统的课堂测验、观察、口头提问、课堂讨论、专题研究、档案袋、作业、活动表现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者自我评价以及其他形式提供反馈。
4.激励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通过实施形成性评价,学生学会监控自己的学习,明确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加强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激励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逐一进行四个阶段,形成导向、诊断、反馈、强化、激励、改进、长远发展的闭环[10],学生逐渐达到最高水平,成为学习的掌控者,学会自主学习。
二、大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形成性评价
(一)树立课堂教学新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新观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需注重教学总结、作业布置、教材研究、师生交流等;倡导学生尝试多种的课堂学习类型,如:合作式学习、研究式学习、问题讨论式学习和情境式学习等。实现课程学业评价从终结性到形成性的转移,将学生主体引入公众视野。
转变以分数和等级来衡量学生优劣,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及时发现自己或他人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好相关学习记录,学会归因,在自评和互评中总结、反思,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元认知水平。通过评价主体的“回归”,促进师生互评。另外,教师评价仍是教育评价的核心成分。教师作为评价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应运用有效的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设计评价方案时,要确保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可靠性,强调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和客观性。
(二)运用多种评价策略,建立“反馈—分析整改—实施—再反馈”评价机制
不同于以问责、等级划分、能力认证为目的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在评价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首先考虑促进学生学习[11],教师要根据多途径收集的反馈意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教学效果。测验是反馈的一种形式,但形成性评价不等同于简单的随堂测验,除了测验,分享学习期望、提问、讨论等均为形成性评价的策略。通过使用这些策略引导教与学的过程,使教师和学生知道学习者现在哪里、将朝哪里前进,以及如何抵达那里。在此过程中建立“反馈—分析整改—实施—再反馈”评价机制,发现问题,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学生适时调整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教师要抓住形成性评价的本质特征,在实践中切实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与改进,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落到实处。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活动性因素,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采用作业分析,小组讨论汇报、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学习材料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讨论并发表独创性见解,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科学的研究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等。学生通过综合对课堂表现的自我反思和同伴、教师的反馈意见,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而总结经验,适当调整学习方法,以获得学习的最佳效果,完成学习目标,从而学会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Wiliam D,Leahy S.Embedding Formative Assessment:Practical Techniques for K-12 Classrooms[M].West Palm Beach,FL:Learning Sciences International,2015.
[2]ClarkeI.Assessment Is for Learning: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Positive Learning Interactions[J].Florid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Policy,2008,2(1):1-16.
[3]胡艳琼,陈先华.护理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10(19):95-97.
[4]赵德成.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什么及如何推进[J].教育科学研究,2013(3):47-51.
[5]陶爱萍,林静.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校课程教学反思实施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112-116.
[6]MEXT:On the Method of Learning Evaluation for Students: Working Group for Learning Evaluation of Student,Curriculum Committee[EB/OL].http://www.mext.go.jp,2018.
[7]Samra B,Tanzila K,Nadia A.Teachers Focus to Practice Formative Assessment Techniques:Assessment of Class Practices of Prospective Teachers[J].Journal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2020,7(2):116-125.
[8][9]Steve T,Bruce W,Christopher J.Formative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How to Learn:Exploring University Student Learning Experiences[J].RELC Journal,2020,1-16.
[10]吴昌提,林菊芳,陈宁红.国内外形成性评价述评—兼评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十年[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3):66-69.
[11]黄剑,罗少茜,林敦来.国内外语教育形成性评价研究述评:回顾与建议[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9(3):1-9.
由教师发展中心整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