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的前身为基础部,是1958年随着包头医学院成立而组建的,1991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部,2009年更名为基础学院,2014年更名为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校本部规模最大的集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研究生培养和学生管理为一体的二级学院。
学院设有综合办公室、教学科研科及学生工作科(团总支)3个行政科室,有11个教研室、1个实验中心和6个教学实验室,管理1个法医学专业。学院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有党员76人,其中教工党员64人,学生党员12人。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建成效显著。党总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2011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4年被评为包头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2017年被确定为包头市党员教育管理“示范点”;2019年被评为包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及全区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1年第一党支部被确定为包头市“最强党支部”;2024年第二党支部被确定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第三党支部被确定为包头市“坚强堡垒支部”。荣获中国卫生思政工作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人;包头市“劳动模范”1人;包头市“师德标兵”1人;包头市“德教双优先进个人”1人;包头市教育工委“支部书记双带头人”2人、“鹿城教坛先锋”3人。
师资力量雄厚,人才队伍壮大。学院现有教职工141人,其中专任教师 115人,实验技术人员24人,专职辅导员2人;教授31人,副教授42人;博士学位教师36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31.3%;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0人。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3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4人,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 人才工程”一层次2人、二层次9人,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7人、教坛新秀6人、教学团队6个,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先锋号”2个,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先锋岗”1人;校级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5个。
教学实力强,优质课程多。学院承担全校28个本科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和法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开设31门研究生课程。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医学细胞生物与遗传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细胞生物与遗传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机能实验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自治区级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5门(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细胞生物与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自治区级优质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1门课程和1个教师团队入选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学科积淀丰厚,专业特色鲜明。学院自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基础医学和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重点培育学科2个(生理学、药理学);内蒙古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人体解剖学实验室);校级研究所5个。2006年设立法医学专业,同年招收五年制本科生,秉持“打造精品小专业,服务社会大方向”的宗旨,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于2019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师潜心教学研究,教学成果丰硕。学院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扎实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获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教学设计奖1项,微课制作奖1项;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内蒙古自治区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
学科方向特色鲜明,学科实力逐步增强。学院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目标,不断汇聚学科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把民族医药基础理论、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深度结合,取得突出研究成果。近五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1项,累计纵向科研经费1318.4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2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3篇,核心期刊论文124篇;科研成果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内蒙古青年科技创新奖一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2个。
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师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6项、花蕾计划项目58项;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22篇。指导学生荣获“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挑战杯”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获得省级以上大学生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奖39项,其中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总决赛获得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分区赛获二等奖7项、三等奖14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自治区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实施“五育并举”,注重夯实基础,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力推进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更新时间2024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