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既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系包头医学院直属附院,建院于1951年,历经近70年的蓬勃发展,现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急救、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000张。

学院现有职工1160名,其中副高级以上专技人员311名,博士13名,在读博士29名,硕士22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自治区学科带头人3名,自治区“321”人才工程19名,自治区“草原英才”5人,自治区、包头市名中医2名,包头市名医、后备名医人才15名,包头市“5512”领军人才2名,包头市鹿城英才9名,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团队3个,包头市“5512”创新团队2个。
学院有专业技术科室40余个,其中自治区领先和重点学科4个(消化内科、急诊医学科、针灸推拿科、心血管内科);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重点实验室);自治区中医特色重点建设专科1个(针灸推拿科);自治区级研究所2个(内蒙古自治区消化病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高血压研究所);包头医学院研究所4个(消化病研究所、高血压研究所、中医针灸研究所、分子医学研究所);包头市领先和重点学科7个(消化内科、急诊医学科、皮肤性病科、眼科、呼吸科、肾内科、针灸科);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工作站7个。
自1972年起,成为包头医学院实习基地,开始承担教学任务。1985年,经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卫生厅批准成为包头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期间1993-2005年为内蒙古电力中心医院,但教学工作一直延续)。1986年,开始承担临床理论授课任务。2004年,承担临床医学专业全程教学。2008年,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09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教育厅授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为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发挥教学医院应有的作用。 2017年6月,成立包头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使我院真正成为办学实体,2017年12月顺利完成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学院现有6个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5名,拥有丰富的师资、教学资源。现有临床教师34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6人,副高级职称81人,中级职称96人,初级职称77人。
学院下设教学处及19个教研室(内科学教研室、外科学教研室、妇产科学教研室、儿科学教研室、诊断学教研室、护理学教研室、影像学教研室、麻醉学教研室、口腔学教研室、耳鼻喉科学教研室、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中医学教研室、老年病学教研室、神经病学教研室、眼科学教研室、核医学教研室、检验医学教研室、急救医学教研室、康复医学教研室。)教学处下设教务科、学生科(就业)、研究生科、住培管理科,临床技能中心,团总支及学生党支部,并有专职辅导员及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
学院主要承担包头医学院临床医学、中医学、麻醉学等14个专业20门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任务,每年总课时近3600学时,其中理论1560学时,实践教学2040学时,每年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
教学资源方面,医院内设有有多媒体教室三间,各教研室均配备多媒体示教室用于日常教学,学生公寓2066平米,图书馆藏书2591种,1.07万册,并配有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与网络平台。学院投入700多万元于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800平米的临床技能中心,为培养医学生、青年教师、青年医师的临床实践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为改善学生住宿和生活条件,将原内科楼改造学生公寓,分四人间和二人间,全部为上床下桌,公寓内配有直饮水热水器、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等生活设施。对餐厅进行改造分区,设立学生就餐区,每年投入约30万元对学生就餐进行补贴。医院和包头供电局签署协议,将供电局职工活动中心对我院学生免费开放,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体育活动场所。






2015年承办包头医学院第二届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并在大赛中获得团体优胜奖及突出贡献奖。2016年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得华北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2017年第二届全国护理本科临床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2018年首届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获得全国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