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建设
提示: 网站导航组件在当前页面和配置下,没有获得可显示的导航项。
您的位置: 首页>>学科建设>>正文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培养方案(2021修订版)

2021-11-16 17:13  点击:[]

   一、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文化素养和人生智慧,能够献身事业、服务社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正确的理论研究方向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主要的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趋势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3.能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和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尤其是系统掌握和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今中国和世界面临的新形势或本学科中的某些理论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担负马克思主义学科相当助教或助研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5.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科研写作能力和进行国内学术交流的能力;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前沿性的最新学术动态

6.具有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教学、科研、企事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党政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和培养方式

学制3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由导师领导下的指导小组负责指导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导师(指导小组)不仅负责制订研究生培养计划,指导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等工作,而且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有引导、示范和监督的责任。

、研究方向

根据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实际情况,按照既保证科学、稳定、集中,又要体现学科优势和培养特色的原则,本学科共设置了以下五个研究方向。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该研究方向立足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和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性,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内容、新机制,研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重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着重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医学人文素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大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大学生心理现状和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该研究方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学理背景,深层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当代的应用价值,侧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与创新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诠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着重运用凝练出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优秀成果去诠释和解读马克思主义,突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和文化属性。

3.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方向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由侧重管理向侧重管理与服务并重的转型为背景,侧重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渗透的路径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与大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类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解决实践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哲学所特有的反思、概括和批判功能,达到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进而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对世界的认识和人的自由解放。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过程。本研究方向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出发,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这一实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紧密结合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探索中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重点解析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课程设置与必修环节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课程类别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必修环节主要包括开题、中期考核、教学与社会实践、学术讲座等环节,具体培养要求见下表。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必修环节要求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

课程学习

公共

必修课

16学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6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48

3

研究生英语(读写和口语)

90

5

医学文献检索

18

1

医学论文写作

18

1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18

1

心理健康教育

18

1

专业基础课

≥5学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0

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40

2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专题

40

2

专业课

≥3学分)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

60

3

国际政治与经济专题研究

60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

60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专题研究

40

2

专业英语

18

1

选修课

≥6学分)

形式逻辑学专题

20

1

中国政治思想史专题

32

2

西方政治思想史专题

32

2

医学人文与医学伦理专题研究

32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究

32

2

中国古代哲学专题研究

32

2

课程总学分要求

≥30学分

必修环节

开题

1学分

必选

中期考核

1学分

必选

学术讲座

1学分

三选一(①参加各类讲座≥12次;②在国际或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做报告、发表论文摘要或壁报交流1次;③在省级学术会议上做报告、发表论文摘要或壁报交流2次。

总学分要求

≥33学分

注:学科自主安排的课程最迟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授课和考核工作。

五、学术道德规范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中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恪守学术诚信,遵循学术准则,尊重和保护他人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对于学术不端行为,严格按照学校相关文件处理。

六、教学与社会实践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一定的教学工作,应参加导师所在教研室的集体备课、专题研讨会和其它学术活动。教学实践可以是授课、辅导指导本科生、组织课堂讨论等形式,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了解教学全过程,接受教学的初步训练。在教学活动中,导师和指导小组要对其及时提出评价和建议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安排研究生外出调研,收集资料,参加有关学术会议等,使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开阔视野,培养开拓与创新精神。

七、专业能力与训练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了解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及流派;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基本规律及所形成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沿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问题;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科学方法。能够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指导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研究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认真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学科研究的最新学术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善于在学术讨论中得到启发和提高。

2.学术道德

坚持正确的理论立场,不得违反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严禁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严禁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注释,杜绝一切学术不端问题的发生。

(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真实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养成学术思考的兴趣,掌握学术研究的科学方法。

2.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较好的揭示理论与实践之间、相关理论与本学科理论之间的联系,以及理论体系内部之间存在的矛盾,并善于将这些联系和矛盾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的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学术研究训练,注意提高自己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3.实践能力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学好理论,还要运用好理论。

4.学术交流能力

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积极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并在学术交流中提高学术能力。

5.其他能力

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外文资料。

、学位论文与答辩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基础理论水平及专门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反映,同时也是创新能力的主要体现。规范性要求:学位论文必须做到主题集中、鲜明;文章层次清晰,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有力;文笔流畅,书写格式规范。合理使用引文,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讨论、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是否发表,无论纸质或电子文本,均应详加注释;凡转引文字资料,应如实说明。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质量要求:学位论文应该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注重学术质量,反对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力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研究生学位论文应有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等过程,有明确的时间安排,具体要求如下:

(一)开题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工作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为确保学位论文质量,指导教师应根据研究方向尽早为每个研究生确定选题范围,并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和撰写综述、调查研究,提出论文选题报告。在第三学期初举行开题报告会,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拟解决的问题、研究内容和方法等进行可行性论证和考核,经认可后方可进行课题研究。对开题报告未通过者,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课题进行认真修改,重新开题。开题工作的具体要求详见《包头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开题工作实施办法》。

)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应在开题后6个月以上进行,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中期考核工作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进程进行一次检查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将给予警告,并对其进行跟踪检查。中期考核的具体要求详见《包头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办法》。

)学位论文撰写和(预)答辩

1.研究生应通过理论学习和科研实践,将在校期间科研和实践所得成果,经数据处理、理论分析、逻辑加工,整理成有创新性的阶段性成果和学位论文。论文必须由研究生在导师或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生在论文中应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做出详细的阐述,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社会评价,论文写作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具体要求详见《包头医学院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发表论文的规定》《包头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规范》。

2. 研究生须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前必须经过学术不端检测、评阅和预答辩几个环节。具体要求详见《包头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办法》《包头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工作实施办法(修订)》和《包头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规定》。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并通过答辩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包头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者,可以申请学位,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年6月8日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硕士点建设总体概况
下一条: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2019级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2020级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

关闭

版权所有:包头医学院 地址: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建设路31号 邮编:01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