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医新闻】我校举办2022年人畜共患病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包头医学院转化医学协同创新论坛

2022-07-25    点击:[]

   7月22日,我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2022年人畜共患病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包头医学院转化医学协同创新论坛。本次研讨会是以内蒙古自治区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为导向,致力于重要人畜共患病的预防、临床治疗和基础医学的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重大医学难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而努力为宗旨而举办的一次重要学术会议。大会通过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加强人畜共患病研究,推进转化医学协同发展,构建公共卫生安全体。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董尔丹教授,包头市政协副主席雪松,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陈英松,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王素华,朝聚眼科医院集团董事长张波洲和我校领导韩猛、阿古拉、高志祥出席会议,会议由我校副校长苏燕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副校长高志祥宣读了自治区教育厅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发来的贺信。

校长阿古拉介绍了会议的主题和学校简要情况。他介绍,“人畜共患病与转化医学内蒙古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包头医学院牵头,整合相关合作院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等力量,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自治区人畜共患病防控重大需求,构建公共卫生、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努力建设成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重要平台,成为我区一流的以公共卫生和转化医学为主的协同创新体,提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维一体的创新能力以转化医学为导向的人畜共患病防治能力。本次论坛国内外业界专家一起分享与交流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共同为自治区人畜共患病研究和防控搭建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助力健康包头、健康内蒙古、健康中国建设。

包头市政协副主席雪松在致辞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包头市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包头的关键时期。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人畜共患病与转化医学内蒙古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自治区人畜共患病重大需求,不断提升自治区人畜共患病的研究和防控水平,扩大学校、包头市及自治区在人畜共患病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包头市和自治区教育、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董尔丹教授作了“数据驱动的健康科技政策与管理”的学术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长邬堂春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孙殿军教授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志斌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肖晗研究员分别在线上作了“疾病的病因研究与防治策略”、“我国居民补碘原因、成效及对高碘危害的认识与应对”、“环境疾病的表现遗传组学机制”、“心肌纤维化的新机制及干预策略”的学术报告。

 

 

 

 

 

 



论坛还设立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蒙医)、药学三个分会场,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日本国立岛根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和我校及第二附属医院23位专家学者在分会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通辽市兴安盟赤峰市鄂尔多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固阳县人民政府固阳县卫健委、农牧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镇中心卫生院及学校各部门、各单位负责同志和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参加了大会

党委宣传部

 

上一条:【包医新闻】我校召开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
下一条:【包医新闻】校领导深入招生录取现场看望慰问工作人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