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青年志愿者持续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奉献精神,积极投入到当地的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之中:
2020级预防医学专业四班的李沛蓉同学在包头市出现疫情后,毅然决然去当了一名志愿者,她在2022年2月17日到19日协助东河区农牧局工作人员在东河区沙尔沁镇邓家营村,磴口村,南海村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她的工作内容有检查当地疫情防控情况,检查超市,菜市场等场所的健康码,行程码,消杀情况和从呼返包人员信息及核酸检测情况。她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让工作人员都满怀欣慰。在20日至22日,上午10点至下午19点在东河区西脑包街道贵发山庄社区参加新冠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她又协助东河区农牧局工作人员在小区内搭建帐篷,进出小区人员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并进行登记,排查小区内人员流动情况等,累计工作50小时。

2020级预防专业的刘怡然同学疫情期间在青山区文昌社区志愿服务,负责核酸检测时对居民身份进行登记分组,在检测过程中,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如有人因做咽拭子导致的咳嗽恶心,需要迅速进行酒精消毒,确保工作人员及其他居民的安全。

2021级预防医学专业二班的李信同学疫情期间来到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泉山社区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参与防控疫情,查询健康码,测量体温等工作,每天从早上八点开始直到下午五点,中午不休息,持续工作十四日。对于李信同学来说,爱心就是志愿者最好的舞台,奉献就是志愿者最美的语言。

2021级预防医学专业二班的杨舒雅,疫情期间社区配合工作人员做核酸检测和维持现场秩序,在工作中,她热心帮助老人,将老人扶到安全通道,然后帮助老人去做核酸检测,让每个排队的人一直遵守不拥挤,不扎堆,保持1m的距离的原则,从早上六点一直工作到下午三点。用一位志愿者的话来说:为什么选择做志愿者呢?其实没多大的理由,只不过就是想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她的付出值得我们每个人鼓掌。

2021级预防医学专业三班的左桐同学,在包头市昆都仑区出现新冠确诊患者之后,还是加入了前线的战斗,她工作于包头市昆都仑区沼潭街道林南社区,协助小区业主排队做核酸,组织纪律,让业主准备健康码,到楼里督促每一位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在疫情之下,左桐同学做到了全力以赴,向阳而生。她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她做到了肩负时代使命,积极的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她的青春力量。

2018级预防医学专业三班的杨一帆,在寒假期间,正处于确诊患者所在的小区,在2月20日,他被通知所在的小区要进行全员核酸,得知消息后,他向社区,申请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他负责的工作是为核酸检测的居民登录信息。在6:00—17:30,在这十一个半小时里,他一丝不苟的,耐心认真的采集了近500位居民的信息。他还说:“对于没有健康码的老人,登记的时间会长一些,但是也会耐心提供服务。我相信当我们携起手来,一定会攻克难关的。”陌生的面孔,熟悉的笑容是对志愿者就是对杨一帆同学最精准的描述。萍水相逢,不变的是真诚的微笑。“忘了自己,宽了心胸”是对杨一帆同学等志愿者们由衷地赞美。他们无私奉献,他们耐心包容。

2021级公卫研究生王雨洁积极参加九原区沙河街道办事处志愿服务行动,在接连几次的九原区大规模核酸筛查中,协助街道统计大规模核酸筛查信息,调查核对九原区隔离人员核酸信息,协助街道给各社区分配抗疫物资等,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爱,是一种无声的诺言,只要轻轻一点火花,就能让世界充满温暖;爱,是一种无偿的交换,只要小小一缕奉献,就能让彼此真诚相待。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杰出的成绩离不开在工作岗位尽职尽责的人员,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作为一名大学生,公共卫生学院广大学生从自身做起,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打赢这场战役!
公共卫生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2022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