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更多>>

卫生检验与卫生化学教研室简介

一、历史沿革与团队传承

卫生检验与卫生化学教研室前身为卫生化学教研室,成立于1978年。成立初期,教研室为本专科层次师资队伍,面对预防医学专业开设《卫生化学》课程。2015年,为适应学科发展要求,教研室正式更名为现名,引进教师学历层次均为硕博。四十余年来,教研室历经刘春林教授(首任主任)、陈建文教授(第二任主任)、和彦苓教授、张艾华教授和张丽萍教授(第三任主任)等前辈的辛勤耕耘与薪火相传。现今,在年轻一代孟佩俊教授(第四任主任)、李淑荣副教授(第五任主任)、张凌燕副教授(第六任主任)的接续带领下,团队始终秉承“求精、求专、求新、求德”的精神内核,致力于构建一支团结和谐、求实进取、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

二、精锐师资力量

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教研室孟佩俊教授现任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并担任卫生检验与检疫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及卫生检验学学科带头人,引领学科发展。

三、深耕教学工作

教研室教学任务饱满,一学年累计承担理论及实验教学任务1000余学时。主要面向卫生检验与检疫、预防医学、药学、临床医学等本专科专业开设《卫生化学》、《仪器分析》、《食品理化检验》、《生物材料检验》、《实验室安全与管理》、《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导论》、《现代分析技术》和《实验室生物安全与管理》等课程。同时承担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与管理》和《现代分析检测技术》课程,并指导预防医学专业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

教研室教师教学成果丰硕。在教材建设方面,主编和参编教材30余部。在教学改革方面,获批教学改革类项目10余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0余篇。在教学竞赛方面,曾获第八届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1项,第二届、第三届“人卫杯”全国高等学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授课技能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和优秀论文特等奖各1项,包头医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指导学生获批内蒙古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包头医学院“花蕾计划”项目等10余项,并在内蒙古自治区“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综合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预防医学赛道复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多次荣获“公共卫生学院毕业实习指导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称号。

四、探索科学前沿

教研室教师科研实力强劲,承担多项高层次科学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7项、内蒙古卫生厅基金项目2项、包头市医药卫生基金2项、包头医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8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

五、荣誉与认可

教研室教师的不懈努力获得了广泛认可,集体荣获“包头市工人先锋号”和“包头市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教研室教师个人也屡获殊荣,包括“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英才”、“包头市优秀教师”、“包头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包头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包头医学院优秀教师”、“包头医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包头医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包头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和“包头医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

历经四十六载传承与积淀,卫生检验与卫生化学教研室教师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领域锐意进取,砥砺深耕,为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和推动学科发展贡献着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