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3 日下午,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刘铮然教授带领公共卫生学院师生前往内蒙古自治区疾控中心,参加由内蒙古自治区疾控局牵头组织的“内蒙古鼠疫防控示范区建设及传播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研讨会”。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局党组书记、局长贾跃旗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忠兵、鼠疫与布病防治所副所长李建云及相关所处室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任忠和出席会议。
公共卫生学院教师王琪首先介绍疾病流行病学与卫生健康政策团队在鼠疫防控示范区建设与评价研究中的最新成果与进展,并就鼠疫传播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刘铮然副校长补充强调,包头医学院始终致力于为全区培养并输送优秀的公卫人才,更好地维护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尤其是通过与自治区疾控中心的战略合作,已形成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并希望借此机会进步密切合作、深度融合,切实解决鼠疫传播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方面面临的困难与关键问题。
贾跃旗局长强调指出,鼠疫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也是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隐患,因此,必须将鼠疫防控工作与自治区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紧密充分结合。鼠疫监测预警平台的建立,不仅为内蒙古的传染病防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其设计理念和运行模式也为全国其他地区传染病监测平台的建设提供重要借鉴,有效地提高了鼠疫防控的效率和效果,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忠兵对本单位鼠疫防控工作的布局和规划进行介绍,并提出由自治区疾控中心牵头,设计前置软件、构建监测预警模型、确定预警阈值,最终形成智能化监测预警平台,推动内蒙古自治区鼠疫防控能力提升。鼓励双方以预防医学科学院为平台,打造公共卫生人才智库,共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保障。
鼠疫与布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李建云明确提出内蒙古鼠疫疫情的严重危害性,并针对当前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并结合在我校即将开展的“全区鼠疫骨干培训班”强调鼠疫防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将会直接影响到未来鼠疫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需要加强培训班管理、保证培训效果,为未来的鼠疫防控工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刘铮然副校长表示,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在自治区教育厅、卫生健康委的正确指导下,包头医学院于2024年获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填补了自治区的空白,内蒙古自治区疾控中心作为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基地与战略协作单位为此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和强有力的帮助,代表学校表示衷心感谢。未来博士点的建设更加需要自治区疾控中心与学校深化合作、深度融合,在自治区疾控局的领导下积极推动“校地企”三方合作新模式、创新合作新机制、产出合作新成果。
11月14日上午,通过自治区疾控中心的积极联络,为有效破解鼠疫传播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刘铮然副校长与自治区疾控中心鼠疫与布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李建云共同带队前往自治区党委军民融合办进行交流学习,参观了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内蒙古分中心和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内蒙古分中心,全面了解我国在空间信息技术领域中取得的巨大进步及其在国防和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国家对地观测能力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北斗导航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自治区党委军民融合办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国、副主任吴凯接待了考察组一行。相关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我国北斗导航和高分系统在农业生产、灾害预警、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情况,显示出这些技术在服务民生和国防安全方面的巨大潜力。
鼠疫传播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对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探讨与自治区党委军民融合办发展研究中心之间的合作,为推动鼠疫传播风险预警系统建设工作无疑开启了新的途径,在校地企合作的基础上加入军民融合,将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疾病防控体系提供强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