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培养既懂医学相关学科知识,又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22年开始招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徳、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医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英语运用能力;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计算机科学相关问题的分析、设计、测试、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医药卫生、IT行业、行政事业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相关技术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1. 具有探求新知的欲望,终身自主学习能力和初步的创新、创业能力。
2.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培养勇于担当、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
3.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感受、鉴赏、评价及创造美的能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有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定志向;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外语读、译、写、听、说等能力;
5.具有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掌握从事计算机及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
7.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结构及应用技术,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网络、数据库、程序设计等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8.了解医药卫生行业背景、业务模式,以及计算机相关技术如何有利于该行业的发展,具备良好的数据敏感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9.能够基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设计与开发实践中的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10.能够理解和评价面向计算机工程问题的系统开发中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1.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交流沟通、国际视野、组织管理、社会竞争与合作能力;
12.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及应用领域就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13.理解并掌握信息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原理,并在大数据工程及相关领域中应用;
三、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医学。
2.专业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数据库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接口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编译原理、医学图像处理、WEB编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学大数据概论、人工智能导论、JavaWeb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
四、就业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生可在医疗卫生、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开发与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网络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管理与应用、软件销售、技术支持、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2.考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或考取国家公务员,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招聘和大学生村官招募、大学生应征入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