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起步于1994年,最初为学校直属的计算机教研室,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现已成为集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为一体的学院。现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智能医学工程3个本科专业。同时还承担全校研究生和本、专科学生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等公共课程的教学工作。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设有综合办公室、教学科研科、学生工作科、6个教研室(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医学信息学教研室、网络与硬件技术教研室、智能医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室、生物数学教研室)和1个实验教学中心,承担计算机学院3个本科专业类课程、全校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 人,讲师或中级职称12人,助教8人。其中专任教师中50岁以下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者达到100%,博士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均较为合理的学科团队。1名教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名教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坛新秀奖,1名教师荣获包头市“5512工程”领军人才奖,1名教师荣获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称号,1名教师荣获包头市青年岗位能手。
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大力推进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建设,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在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1名教师在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新医科组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赛特等奖,1名教师在第三届全区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1名教师在第四届全区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荣获二等奖,1名教师在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内蒙古赛区比赛中荣获一等奖,《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精品课程,《界面设计》课程被评为自治区一流课程,4门课程被评为校级一流课程,《智能医学导论》已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我院教师作为项目主持人主持各类科研课题28项,包含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包头医学院和包头市级各类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6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EI论文6篇,中文核心3篇。主编教材4部,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
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获得全国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自治区选拔赛铜奖、校赛金奖,“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内蒙赛区一等奖等优异成绩。近3年(2022年-2024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分别为86.8%、90.6%、86.7%,学生就业专业相关度保持在80%以上。
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学院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人才培养、特色凝练、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科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学院将继续秉承“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勤俭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切实弘扬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开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改革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