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人员岗位职责
2.1中心主任、副主任职责职责
中心主任职责:
1.全面负责实验教学中心工作,组织制定建设规划和年度、学期工作计划(包括实验用品计划,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等),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2.领导和组织中心人员完成实验中心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
3.做好实验室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制定中心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确定工作职责与任务,组织业务进修和业务考核工作,不断提高中心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4.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按时开出必修和选修的实验项目,保证实验教学质量。负责完善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等教学资料。
5.组织中心仪器设备、器材的购置,建帐建卡以及日常的使用、定期保养、维护修理等工作,保证帐、卡、物相符,提高在用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加强精密仪器和大型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6.组织做好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定期组织检查,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
7.组织好中心的环境保护、技术安全及卫生工作。
8.负责建立中心工作档案(包括实验项目档案、实验讲义档案、实验室档案、实验室工作日志等)。
9.做好年终工作总结和实验室评估工作。
10.完成学校和院布置的其它工作。
中心副主任职责1:
配合中心主任工作,分管负责实验室各种材料的收集、档案的建立、实验室工作的总结、实验室各种表格的印发,检查各项记录材料完整性。收集实验室破损设施设备报修。
中心副主任职责2:
配合中心主任工作,分管负责实验室仪器、低值易耗品等实验用品的计划收集统计、传达;领取实验用品,与玻璃仪器库和药品库负责人对接,实验用品入库,保证教学用实验用品充足。
2.2高级技术职务人员职责
1.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实验技术动态,结合中心特点,协助中心主任制定建设规划,并负责指导实验室建设。
2.全面负责本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制定教学、科研实验方案。编写较高水平的实验指导书,负责指导实验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研究、筹备试做将要更新或新增的实验项目。
3.负责解决复杂的实验技术问题,主持实验技术和装置的研究、开发、设计和试制,参加本学科重要科研项目的实验技术工作,并将科研成果和高新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
4.负责中心购置精密贵重仪器、大型设备申购的可行性论证、验收、调试、安装、使用、维护和功能开发工作。
5.负责中、初级技术职务人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和考核工作。
6.做好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安全卫生工作。
7.完成中心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2.3中级技术职务人员职责
1.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实验动态,协助中心主任制定建设规划,并参加实验室的基本建设工作。
2.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编写实验教材,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指导实验教学,记录实验教学情况,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并提出实验改进意见。
3.参与编写大型仪器设备的论证报告,负责精密仪器设备的调试、维修、使用鉴定等全面技术工作,并经常检查其保管与使用情况,负责编写操作规程。
4.根据实验教学需要,负责设计、研制、改进实验装置的技术工作,参与科研项目的实验技术工作。
5.做好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安全卫生以及中心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2.4初级技术职务人员职责
1.努力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实验水平,参加实验室的基本建设工作。
2.在高、中级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法,选择仪器设备,做好实验教学的筹备和准备工作,指导学生实验,记录实验教学情况,保证教学实验质量,并提出实验改进意见。
3.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帐、卡、物管理和技术管理,做好仪器设备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维修工作,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保证帐、卡、物相符。
4.参加实验技术和装置的研究、设计、加工试制工作,参与科研项目的实验技术工作。
5.努力钻研实验技术,加强基础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实验技术水平。
6.做好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安全卫生以及中心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2.5各实验室负责人职责
1. 负责检查实验室各项设施(门、窗、水、电),出现破损及时报修;
2. 定期检查实验室卫生,并督促实验室使用者及时清理,保证实验室卫生;
3. 定期检查实验室使用记录,保证记录完整、规范。
4.配合中心副主任领取实验用品。
2.6实验教学中心人员培训
培训目标
能力提升:确保实验技术人员具备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安全管理能力和教学辅助能力,满足实验教学和科研需求。
安全规范: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实验室危险源识别、应急处理及安全防护知识。
终身学习:鼓励技术人员参与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适应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需求。
培训对象
新入职教师:包括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临时进入实验室的外来人员(如实习生、科研合作者)。
在职教师:根据岗位需求定期接受进阶培训。
管理人员:需额外学习实验室管理规范、安全监督及团队协作技能。
培训内容
岗前培训
基础制度学习:熟悉实验室管理手册、岗位职责、教学大纲及仪器设备操作规范。
实验技能实操:
新入职人员需完成实验室所有开设实验的预备操作,确保掌握实验流程与仪器使用。
学习化学品分类、储存及废弃物处理规范,重点掌握易燃、易爆、有毒试剂的管控。
安全培训:
消防演练、急救知识及生物/化学泄漏应急预案。
通过《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等法规考核。
安全管理
每年至少参与1次消防安全演练及实验室安全知识更新培训。
针对新引入的高风险实验项目(如高压反应、放射性实验),开展专项安全培训。
培训形式
传帮带机制:新员工由资深技术人员一对一指导,通过“老带新”快速熟悉岗位。
分层分类培训:
基础层:集中授课、实操演练。
提高层:专题研修班、校外进修(如仪器厂商提供的技术培训)。
线上与线下结合:利用网络课程学习理论,线下重点强化实操与应急能力。
考核与管理
上岗资格:新员工需通过理论考试(安全法规、实验原理)和实操考核(仪器操作、应急处理),合格后颁发上岗证。
年度评估:
技术人员每年需提交培训总结报告,并参与业务能力测评。
未通过安全培训者暂停实验指导资格。
档案管理:
建立个人培训档案,记录培训内容、考核结果及证书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