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各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自治区北疆文化提升行动和我市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部署要求,深入挖掘阐释黄河文化与西口文化,经研究决定,面向全市组织专项课题研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申报课题的主持人必须从事过研究工作并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硕士学位。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职称(含)或硕士学位的,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具有硕士学位或教学科研能力的副处级以上(含)领导干部和中高级管理人员也可作为申报人申报课题。
二、申报要求
1.课题研究原则上按照《课题指南》(附件1)原题进行申报,也可按选题指南所列方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申报,但不得偏离选题方向,且题目表述要科学严谨、简明规范,避免引起歧义或争议。
2.课题主持人只能申报主持一项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市社科规划其他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市社科规划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不得超过5人(含课题主持人)。
凡获得国家、自治区级社科规划项目、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相同的研究内容、或已公开发表的相同内容的研究成果不得申报。
3.应用对策研究要根据实际情况,有充分分析和论证,避免过度模型化,力求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基础理论研究要注重原创性和开拓性。
4.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能够为课题组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且具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开具正规的完税发票或者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收款人为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
三、申报方式
1.课题申报需填写《申报表》(附件2)一式两份,要求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论证活页》(附件3)一式五份,要求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汇总表》(附件4)一份,由各单位、部门统一填写并盖章;附件3中不得出现课题申请人及其成员的姓名和所在单位等直接或间接透露申报者信息的背景资料,否则不予受理。
2.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课题申报工作,认真组织、指导本单位人员申报课题,对本单位申报材料进行严格审核,严把意识形态关。
四、结项要求
本批项目结项形式为研究报告、公开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等。申报表中要标注好结项形式,并须按要求结项。
1.以研究报告形式结项的:须在规定期限内提交8000字以上的研究报告和5000字左右的资政报告。课题组根据研究进度,可提前提交资政报告;提交的资政报告获市党政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的,可直接结项。
2.以公开发表论文形式结项的:运用研究成果发表1篇论文,具体要求为:项目主持人以独作或第一作者身份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核心及扩展版、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AMI)核心期刊及扩展版发表,或被《新华文摘》《高校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3.以出版专著形式结项的:在出版前提交不低于8万字的符合著作规范的学术专著。经市社科联同意后公开出版。
公开发表论文或向有关领导、决策部门呈送时,应标注“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公开出版专著应在封面标注“北疆文化包头研究基地系列丛书”。
五、资助金额和完成时限
1.立项课题为一般课题的,资助经费1万元;重点课题的,资助经费2万元。出版专著视实际情况后期资助。
2.以研究报告形式结项的项目,研究时长5个月;以论文形式结项的项目,研究时长一般为6个月;以专著形式结项的项目,研究时长一般为12个月。
3.课题立项之后,市社科联将择优推荐立项课题主持人(或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专题培训。
请于2025年3月5日之前将申报材料纸质版(附件2、3、4)报送至科研处408室,相应电子版材料(附件2、3、4)发送至牛舒悦OA,逾期不受理。
联系人:牛舒悦
联系电话:0472-7167889
科研处
2025年2月26日
附件:
1.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5年度黄河文化与西口文化研究专项课题指南
2.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5年度黄河文化与西口文化研究专项课题申报表
3.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5年度黄河文化与西口文化研究专项课题论证活页
4.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5年度黄河文化与西口文化研究专项课题申报汇总表
5.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学科及学科编号参照表